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查看内容

曼生二百年:揭开曼生壶的神秘面纱

2014-11-10 10:21|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来自: 凌霄飞虹

摘要: 曼生壶是文人与匠人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典型代表。在此之前,紫砂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还是由工匠们独立完成,其价值也尚未摆脱实用器阶段,而曼生壶的文化元素注入,使紫砂壶无论是造型还是功 ...


 

 

杨彭年:良工巧手 为名壶塑形

 

  曼生壶之成就,并非陈曼生一人之功。清代徐康在《前尘梦影录》中说:陈曼生司马在嘉庆年间官荆溪宰,适有良工杨彭年善制紫砂壶瓶……一门眷属并工此技。曼生为之题其居曰“阿曼陀室”,并画十八壶式与之,其壶铭皆幕中友如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

 

  可见,曼生壶是以陈曼生为主导的一群文人与艺人共同创作的成果。如果说陈曼生及其文友为曼生壶塑了神,那么“良工杨彭年”便是曼生壶的塑形之人,而且,如果没有这个“形”的承载,再好的“神”也无以寄托。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生卒不详,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家,其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高手,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对后世影响也颇大。

 

  杨宝年,亦作葆年,字公寿,杨彭年之弟,清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紫砂艺人。

 

  杨凤年,杨彭年之妹。其作品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紫砂壶女艺人。

 

  宜兴与溧阳相距不过五十里路,陈曼生当时是怎样结识杨彭年的,我们无从考证,但从上海博物馆藏陈曼生《菊壶图》中“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而余又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的题款不难看出,陈曼生之所以选择杨彭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杨氏制壶“得龚时遗法”。

 

  陈曼生提到的“龚”是龚春,“时”是时大彬。所谓“龚时遗法”,就是指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随着紫砂技艺的发展,到乾隆时期已经盛行模具制壶了,龚春、时大彬的手捏遗法渐渐被人淡忘。而“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

 

  由此可见,陈曼生所追求的,是地道正宗的紫砂制壶技艺,他与杨彭年的相遇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有人说陈曼生与杨彭年不是对等的关系,这一点是可信的。因为就算陈曼生再礼贤下士,毕竟身为朝廷命官,自然拥有一定社会地位,而杨彭年制壶技术再高超,也终归只是一介匠人,在当时,匠人属于三教九流之辈,处于社会最底层。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之间的配合协作是相当完美的。一把曼生壶从泥料的选定、壶款的设计到壶铭的镌刻,陈曼生都全面参与,而杨彭年则要准确领会其设计意图,并最终使抽象图样变成具体现实。这样文人与艺人、情趣与技法的有机结合,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寻常贻人之品,每壶只二百四十文,加工者(即经铭刻装饰者)价三倍”,一时间,“壶随字贵,字依壶传”,倍受追捧与效仿。

 

  杨彭年是一位文人气质的艺人,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书画功底,并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等工艺,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他与陈曼生独辟蹊径,创作出一批造型新颖、题刻壶铭的曼生文人壶,为紫砂壶的创新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