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查看内容

曼生二百年:揭开曼生壶的神秘面纱

2014-11-10 10:21|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来自: 凌霄飞虹

摘要: 曼生壶是文人与匠人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典型代表。在此之前,紫砂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还是由工匠们独立完成,其价值也尚未摆脱实用器阶段,而曼生壶的文化元素注入,使紫砂壶无论是造型还是功 ...
曼生二百年:揭开曼生壶的神秘面纱
 

作者:凌霄飞虹

 

 

曼生壶的由来

 

  如果我们将明代宜兴进士吴颐山家书僮龚春(亦作供春)奉为紫砂之祖的话,等到大清入主中原时,这一技艺已经走过了一百年。一百年的积淀,让紫砂制壶技艺从萌芽到完善,并最终迎来了鼎盛时期。

 

  清康乾年间,紫砂由民间走向宫廷,受到皇室的宠爱,从而也带动了紫砂的大发展,一时间,高手辈出,大师频现。

 

  然而,大发展也迎来了大瓶颈,当一块块紫红色的泥团在大师们手中变得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之后,接下来该如何创新和突破,成为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

 

  大约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左右,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号曼生)来到离宜兴不足五十里的溧阳县任职,并结识了宜兴紫砂高手杨彭年兄妹,由此开创了紫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局面。

 

  自那之后,陈曼生以其文人的高超审美标准,亲自设计壶型,亲手镌刻铭文,并通过杨彭年巧夺天工之手展现于世,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厚人文气息和样式多彩别致的紫砂壶系列,世称曼生壶。

 

  曼生壶是文人与匠人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典型代表。在此之前,紫砂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还是由工匠们独立完成,其价值也尚未摆脱实用器阶段,而曼生壶的文化元素注入,使紫砂壶无论是造型还是功用之上,都发生了本质变化,一时间,深受文人雅士阶层追捧,从而成功跻身于艺术收藏之林。

 

  陈曼生设计的众多壶型,大都成为传世经典,为紫砂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世事倏忽二百年,至今仍无人敢言匹敌,更别说超越了。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