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四章:农业发展的极限

2013-9-7 20:03|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探讨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其目标最终都要归结到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这一点上。本书由主题所规定,不直接探讨实现变革的问题,而着重论述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本身;不过 ...


植被。先秦法家一派如商鞅、韩非等人都认为,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故刑法不用,甲兵不起;近世人民众而禽兽寡,故争,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从上古到近世,在耕地的开垦方面,也同样会有一个从耕地少荒地多到耕地多荒地少的转变。先秦时期,郑国初封时是自启宇土,“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黎,而共处之”。楚国初封时,“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姜戎自称其所封地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可知当时许多诸侯国都是在人烟稀少或者渺无人烟的基础上建国的。到了战国后期,全国已有大量的荒地开垦出来,同时原有的耕地也多转入精耕细作的方式。苏秦到魏国时,说魏国庐田庑舍的众多、农业耕作的普遍,甚至没有刍牧牛马的地方,可见当时土地的开垦程度。 先秦时期河北平原地区的原始植被和农田开垦状况,也当与此相类。此后,在漫长的十几个世纪中,原始的自然状态的植被逐渐遭到了破坏。在气候、土壤和农耕方式一定的情况下,原始植被的破坏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战争,二是耕地开垦。和其他地区相比,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远不如河北平原的繁盛茂密,而长江流域的植被则至今仍保存得较为完好,可以不必讨论。只有河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早在盛唐时期已开辟殆尽,同时兵燹所及,也以此地为甚,向为军事要冲,因而原始植被状态的变化最为剧烈。战争对农业经济的破坏是直接的,而垦田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则有一个逐渐反馈的过程。最初垦田的增加与农业经济的增长成正比,而一旦到荒地开垦殆尽,原始植被完全被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引起气候和土质变迁,这时它才要反过来影响农业的发展。

 

古代先民获得耕地的主要办法是放火焚林,孟子曾追述这种情形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中国。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这段追述清楚地说明了当时原始生态与农耕制度的矛盾,同时也表明了火焚方法的重要。此后到西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仍将“焚”字解释作:“焚,烧田也,从火烧林意。”直到北魏贾思勰编写《齐民要术》时,也还是说:“凡开荒,山泽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开垦。其林木大者,(罃旁刂)刈之,叶死不扇,便任耕种。三岁后,根枯茎朽,以火烧之。”也就是说最初先不急于将树木完全焚去,而是先割断树皮,使树木干死,这时已可开始耕种,三年以后,树木完全枯朽,再最后焚尽。在伐木工具比较落后的古代,这确实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

 

战国时期,原始植被的破坏和农业发展是同步展开的。在关中、中原、齐鲁等农业基本经济区内,当时已普遍出现了地狭人众的记载。不过河北平原地区如前文所述,直到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程度还不是很高。魏晋时期,北方经过战乱,人口锐减,耕地荒芜,于是曹操将汉代行之于边郡的屯田制度转行于内地。由于有大量的无主荒地,才能将土地收为国有,强制军民从事军屯和民屯。所以,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实际上就是一种荒地开垦的政策。稍后,到西晋时期的占田法,和屯田制一样也是一种荒地开垦政策,是以土地私有来鼓励农民发挥垦荒的能力。占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限额是七十亩,女子是三十亩,不论耕种面积多寡,男子只有五十亩田地必须缴纳租税,女子则只有二十亩,多余土地全归私有。

 

北魏和北齐实行均田法,其性质也和屯田、占田相同。政府将土地以丁口为单位授给农民,男子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麻布之土则受麻田四十亩,女子受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良民一样也可以受田;在授予露田时实际亩数都按应授亩数加倍授予,“三易之田”休耕二年,再加一倍。这说明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业水平尚有明显的粗放色彩,均田法主要目的不是均田均地,而是要使有限的人口尽可能充分地占有大量的荒地。

唐代的前期仍然实行均田制,但是到唐玄宗时期,应该授给的耕地亩数实际上已很难足数授予。于是耕播方式也发展为麦和粟二年三作的套播,农作技术由粗放趋于精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新开垦的土地日益广阔,而未经开垦的荒地棗至少是平原地区的荒地已经不多了。元结《元次山文集·问进士》说:“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正是由于北方的荒地已开垦殆尽,所以到盛唐以后,对于江淮地区山田的开发(畬)才骤然开始。

 

耕地开垦的过程同时也是植被遭到破坏的过程。垦荒之后,原始生态环境中所孕含的活力也耗散一尽。由于原始生态失衡,原有的大陆性气候的不利影响更加突出。高山裸露,地表对雨水的存含能力降低,使春季少雨季节更加干旱。夏季雨量集中,上游是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造成洪水泛滥。田地被冲毁,下游排水不良的地方土质盐碱化,严重的地方积成沼泽,酿成蝗灾。自汉代到清代,河北平原上有记录的旱涝灾害连续不断,总数在一千次以上。旱涝有时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同时发生,有时甚至在同一地方春季遭受旱灾,夏季又遭受洪涝。历代政府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修筑堤防,防治水患。从宏观的气候变迁上看,生态失衡更加助长了这一地区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燥的转变。植被的恢复周期很长,气候的转变周期更长,这一点尤其使河北平原地区总的生态景象呈现出不乐观的阴影。农业的发展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而生态环境又反过来从最根本一点上使农业的继续发展成为不可能。事实上从唐代中叶以后,河北平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就盛极而衰,呈现出日渐衰微的征兆。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