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四章:农业发展的极限

2013-9-7 20:03|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探讨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其目标最终都要归结到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这一点上。本书由主题所规定,不直接探讨实现变革的问题,而着重论述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本身;不过 ...
《燕赵文化——一个北方平原地区汉族旱地农耕文化的历史》

张京华著
 
第四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农业发展的极限
 
 

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探讨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其目标最终都要归结到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这一点上。本书由主题所规定,不直接探讨实现变革的问题,而着重论述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本身;不过其中仍然含有探讨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变革的途径与模式的寓意。

 

中国古代的农业在没有现代科技和工商因素介入的情况下,也足以获得社会的稳定。广义上的文明的含义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一种存在方式就有一种文明样式,但是成熟的农业确实可以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不过,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不能获得经济上的持续增长,它不具备这种性质,它是有限度的。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是和谐稳定的社会,但同时也是封闭静止的社会。

 

农业社会的发达程度是有限度的,但是人们对于财富利欲的需求是无限度的,这是一个难于解决的矛盾。决不能认为古代的哲人没有看到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普遍的关注,从对财富和人性的阐述一直上升到了对宇宙本体的分析。接受农业文明是许多人经过一番现实、理性的选择之后的共同结果。或者选择农业文明,获得和谐稳定同时接受封闭静止;或者顺从人们对财富利欲无限度的需求,而使华夏文明毁于一旦。不具备充分满足的客观条件,不可能和谐稳定与持续增长二者兼得,也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实际上从仰韶时代直到春秋战国,选择都是惟一的。

 

在选择了农业文明以后再探讨持续增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对农业文明进行选择时,就已经探讨过并且放弃了这个目标。农业文明不具备维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而且也不承担这个责任。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主要探讨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棗也就是选择的问题,而在秦汉以后人们只是继续探讨如何维护这种社会秩序棗也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了。在这时农业文明所承担的责任只是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其自身保持良性循环,而不是出现恶性循环。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中的老子首先指出了天道与人道的矛盾对立。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庄子也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之与人道,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还说:“人心(人道)排下而进上。”道家本来是认为天道与人道相一致的,只有一个天道,人道取法于天道,不承认在统一的天道之外还存在另一个人道。但是现实考察的结果确实证明了有一个独立的人道与天道对立。人道损不足奉有余,排下进上,使多的更多,少的更少,而天道平均。人们对财富利欲的无限需求与和谐有序的宇宙截然对立,所以庄子进而指出:“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批评人类社会是“倒置”,是“往而不返”,说:“无以人灭天。”道家未能实际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是其对矛盾的揭示直到现在仍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儒家一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了现实的态度。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实际上是化简去了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宇宙自然的终极原因是人类难以得知的,人类社会的事情宇宙自然也同样难以主宰。所以荀子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明于天人之分就是天人分治,天有天职,人有人事,二者互不相干。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说人类可以完全顺从自己对财富利欲无限度的需求,而向自然界毫无顾忌地拓进;一方面是说人类与自然界难以沟通,对客观环境的优劣无可奈何。荀子在其《天论》中起初确曾有过开拓自然的意境,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但是最终荀子还是放弃了这一方面的思考,而专心于建立一种封闭的和独立于自然界控制的社会秩序,即礼制。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