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四章:农业发展的极限

2013-9-7 20:03|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探讨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其目标最终都要归结到使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实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变革这一点上。本书由主题所规定,不直接探讨实现变革的问题,而着重论述古代文化和农业社会本身;不过 ...


其二是引水灌溉。汉代王充《论衡·率性》追记战国魏国的灌溉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使成膏腴,“则亩收一钟”。战国时秦国开凿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也是“收皆亩一钟”。一钟为十小石,产量约当今亩产千斤左右,为一般亩产的三倍多。《汉书·沟洫志》载贾让上书总结水利灌溉的成效说:“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概括说来,战国到西汉时期的粮食产量要超过一般产量的一倍,还是比较常见的。在用力特勤或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一般产量的四到五倍,超出十倍的情况则极为少见。《荀子·富国》说:“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超出中等产量一百倍是不可能的,“百倍”与“不半”相对称,“百”为虚词,实际上仍为一倍。

 

汉代以后各代粮食的产量,西晋北魏时仍为汉小石三石即今每亩281斤的水平。唐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又有提高和改进,亩产粟平均为一石。李翱《平赋书》说:“一亩之田,以强并弱,水旱之不时,虽不能尽地力者,岁不下粟一石。”唐一石合汉亩汉量为每亩3.81石,较汉代增加27%。水田的产量较旱田为高,南宋时江南地区亩产稻谷四石,合汉亩汉量为亩产4.288石。元明清各朝粮食产量变化不大,以清代论,平均水田亩产复种为二石,一季单产近三石,合今制每市亩292到438市斤。北方麦粟复种及粟豆单产均为每亩二石,合今制约为每市亩303市斤。所以,吴慧等学者认为,在历代粮食产量中,汉代的亩产三小石可以看成是一个基数,其后产量即使有所提高,相差也不会太远。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1985)说:“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无突出变化的条件下,城乡平均每人耕地四市亩,五口之家的农户耕地二十市亩,亩产281市斤,每个农民月食米40市斤,是一个常率。”

 

据中国古代的史实而言,在当时条件下,旱地农耕或者包括江南水种在内的自然经济,要想大面积持久地提高经营效率是有困难的。局部地区和一定时期内即使集约化的程度再高,粮食产量的增加仍不过是李悝、氾胜之等人的估计,高者一倍,再高至四五倍。极言之,最高不得超过十倍。中国古代称十为大数、极数、满数,十倍之数已到极限。传统农业的经营充其量是有限的。《荀子·富国》说,如果“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达到的,西汉时期曾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事实,但即使是这样,也仍然改变不了自然农业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本质。土地中所出产的财富虽然可以有很高程度的积累,可以年年再生,但是每一次再生产都必须回到前一基数上重新开始,逐级递进。这一点就决定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也只能是前后相因,朝代更替循环不已,封闭于有限的限度之内长期停滞不前。

 

土质。全国各地的土质有很大不同,黄土高原的土质是经典型黄土,具有“自行肥效”的功能。河北平原的土质是次生黄土,这种土质保持肥效的途径不是靠“自行肥效”,而是靠“自行更新”。河北平原是冲积平原,直到今日,每当夏季暴雨过后,还可以见到大量的挟带泥沙的急流自山上奔泻而下。由洪水挟带产生的泥沙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含有丰富的肥料。

 

西汉时在关中的泾水流域已经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记载。唐初大臣长孙无忌也说过:“白渠水带泥淤灌田,益其肥美。”在河南的颍水、洛水,山西的玉河、涑水,也都有同样的记载,说它们:“夏秋淫雨,辄泛涨弥漫,溃决难防。然浊流一奔,所过即为沃野。”“田亩一经灌溉,肥饶倍长。”“河砂平滩,一二年间,淤成膏腴。”有关文献同时还记载说,有时河水数年不溃决,两岸土地即硗薄,百姓为了增加土地肥力,往往私自挖开堤防。河北平原也是一样。清代大臣陈仪、陈宏谋、孙嘉淦和方苞等人都曾说到永定河“填淤肥美,秋禾所失,夏麦倍偿”,“永定浊泥,善肥禾稼,所淤处变瘠为沃,其收数倍”。并具体说明当河流流经固安和霸州时,河堤淹失,两县一二百里间一片汪洋。而在十天左右之后,洪水退消,淤沙之地肥美异常,俗称之为“金铺地”。 据科学计算,中国北部夏季洪水中泥沙的重量约占14%~22%,表明每一次降雨,就要随着山上泻下的洪水中带来数千吨肥饶的淤泥。洪水对社会的影响是具有两重性的,它一方面造成了经常性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周期性地不断更新土质,保持土壤的肥力。秋粮夏补,上游损失下游补,危害与收获大体上持平。洪水在沿河地区所造成的灾情固然是悲惨的,然而这里的土壤有生命力,新鲜而且宜于耕种,还可以周期性地更换其自然状态。所以,中国的农民总是有着具有生命力的和属于处女地的土壤。即使因为人们的连年耕种,其肥力有降低的倾向,那也只要采取一般的施肥措施,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有黄土高原土质“自行肥效”的功能和河北冲积平原土质“自行更新”的功能,曾经有人如西姆柯维奇(V.G.Simkhovitch,1921)称中国的农业为“持久农业”,指出即使不科学地补充无机质肥料,这种存在于很狭小的地面之上的集约农业,也能够无限期地维持下去,这就是古代罗马文明所以衰落而中国文明得以长期延续的原因。

 

然而,这里所说的持久延续、无限期的延续,同时也正是一种有限度的延续。因为在每一次洪水泛滥的周期之内,土质的肥效以及基于此的粮食产量都要重新回复到前一周期的最低水平,由此重新起步,周而复始。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