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查看内容

专访冯骥才:十年文化抢救 农耕文化不比城市文化落后

2013-8-6 15:48|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来自: 外滩画报

摘要: 冯骥才,1942年出生,天津人,著名作家、书画家、民间文艺家。作为“文革”后第一批作家,巴金、冰心叫他“大冯”。任全国文联副主席时,大家也叫他“大冯”。高中打篮球,他身高 1.92 米,双手可以灌篮,球友们开始 ...


站出来的知识分子

 

宁波慈溪石神桥村,有一尊石刻像。所刻之人,为东汉二十八宿将之一冯异。冯氏后裔历来将冯异尊为精神领袖。

 

1994 年,冯骥才建立了个人画馆,他将其命名为“大树画馆”。东汉时,冯异为刘秀平定关中有功,但为人谦让,每逢别人争功邀赏,就躲到一棵大树下独坐,人称“大树将军”。

 

正是这年,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人生道路走“偏”。他从个人呼吁、抢救民间文化,转向了群体行为,也从个人随意卖画抢救文化,转向了系统、科学的文化保护行为。

 

此前,冯骥才凭一己之力,卖掉自己的 5 幅画,捐修了宁波贺知章祠堂——贺秘监祠,拯救了祠堂被拆迁的命运。

 

天津老城是永乐二年建的,至今有 600 多年历史。1994 年,天津政府与香港一家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合作,要对老城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

 

“那时,我也没可能拿卖画的钱把整个老城给买下来,没有那么大力量。”

 

于是,他邀请了近 30 位摄影家,还有民俗、历史、建筑专家,对天津老城进行了地毯式考察,俗称“ 旧城文化采风”。采风行动耗时1 年半,其后,精选出的照片编成大型画集《旧城遗韵》。后来,冯骥才找到了当时主管城市建设的王德惠副市长,对他说:“天津人世世代代用了六百年,在老城里凝聚和营造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不能叫他散了,应该建一座博物馆,把这些东西都搬进去!” 此后,中国第一座捐赠博物馆诞生了。

 

1999 年,天津最古老的商业街估衣街抢救,是“ 旧城文化采风”的翻版,则进一步成为文化抢救保护的范本。

 

当时形势紧急——从 12 月 8 日估衣街拆迁令发布到 12 月 12 日开始拆迁,中间只有四天。冯骥才从在《今晚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给时任市长李盛霖写信,演变到召集摄影师进行影像留存,搜集相关文物的同时,又访问估衣街的居民,记录口头记忆,保留口述史。其间,他还召集了许多志愿者策划明信片签售活动。

 

最终,天津市政府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老街的命运,起死回生。这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民间力量保护文化的案例。

 

“这次行动,让我深切认识到历史文化的当代危机,以及人民与它精神情感之密切,但是历史文物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与何去何从,它需要守护者和代言人。我要去承担这一不能拒绝的使命。”

 

这一转身,作家、书画家冯骥才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

 

好友、民间文化学者刘铁梁评价说:“冯骥才在天津做的事,是后来进行全国性抢救行动的准备和预演。”

 

“知识分子并不是登上高山或讲坛,然后从高处慷慨陈词。知识分子显然是要在最能被听到的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要能影响正在进行的实际过程。”萨义德如是说。

 

文学批评家周立民曾引用这段话来阐释对冯骥才的理解:“他所强调的自己的文化保护行为和写小说同样都是一个作家的眼光和文化情怀,都是在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思考,是知识分子主动的自我调整,也是时势逼迫下的一种应对。”

 

冯骥才自己看来,行动力来自他这代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本报记者说:“在这个时代,我觉得知识分子应该站出来。”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