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查看内容

专访冯骥才:十年文化抢救 农耕文化不比城市文化落后

2013-8-6 15:48|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来自: 外滩画报

摘要: 冯骥才,1942年出生,天津人,著名作家、书画家、民间文艺家。作为“文革”后第一批作家,巴金、冰心叫他“大冯”。任全国文联副主席时,大家也叫他“大冯”。高中打篮球,他身高 1.92 米,双手可以灌篮,球友们开始 ...

专访冯骥才:作家不在书斋里 再花个十年抢救古村落

冯骥和中国民协几位负责人在乡村进行全国性田野普查

 

7 月底,天津大学,冯骥才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研究院接受《外滩画报》记者专访。只要在天津,每天他都会来研究院,直到晚上六七点才离开。研究院主体是现代主义风格,具有典型的工业化色彩,与院内的水池、奇石,以及冯骥才民间收藏物相辉映。“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放进去我的人文理想,特合适。”冯骥才告诉本报记者。

 

2003 年, 冯骥才去了趟巴黎。回来后,他开始做一件事——中国民间文化抢救。

 

那年,他 61 岁。到这个年纪,大多数中国人已经退休了。他则风雨兼程、爬山涉水,跑遍中国。一跑,十年过去。他觉得,“这件事,我也做得差不多了。”

 

2013 年,冯骥才又去了趟巴黎。回来后,他开始做另外一件事——中国传统村落认定。

 

6 月初,他主持成立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他决心在260 万个中国自然村中,筛选出有历史文化价值、值得保护的村落,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十年岁月,一不小心,他发现自己滑入了“70 后”队伍了。

 

6 月中旬,冯骥才得了一个奖——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拿了一笔钱——1.5 万欧元。可是,当场,他将奖金转赠给了摄影师郑云峰。

 

冯骥才,1942年出生,天津人,著名作家、书画家、民间文艺家。作为“文革”后第一批作家,巴金、冰心叫他“大冯”。任全国文联副主席时,大家也叫他“大冯”。高中打篮球,他身高 1.92 米,双手可以灌篮,球友们开始叫他大冯。1985 年,继代表作《神鞭》系列扬名后,他接连写了《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 怪世奇谈”系列,将中国民俗文化付诸笔墨,构建出一个源自传统和致力于独创的津门。此外,他还是书画家,在他个人画馆——大树画馆中,收藏的260幅作品,几乎一半关于民间文化保护。

 

7 月底,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伟岸的“70 后”冯骥才疾步向记者走来。只要在天津,每天他都会来研究院,直到晚上六七点才离开。

 

文学艺术研究院于 2005 年建成,成为以理工科闻名的天津大学内一方独特的人文天地。建筑设计师为周恺,也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中方总建筑师。据说他主动请缨,担任研究院的设计。研究院主体是现代主义风格,具有典型的工业化色彩,与院内的水池、奇石,以及冯骥才民间收藏物相辉映。 步行研究院,随处可见冯骥才十几年田野工作的所得:一座明代木结构门楣立在庭院一隅,来自冀南黄河边民间,木质斗拱飞檐,历经岁月原本彩绘图案已几乎全被风雨洗去,只依稀留下点点绿色;散落的几处纤夫石,来自巴东巫峡香炉滩,为三峡蓄水前所取,石上清晰刻划着纤夫以绳拉船,经年累月摩擦留下的深沟……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放进我的人文理想,特合适。”冯骥才曾如是说。

 

冯骥才自称“行动知识分子”—用行动来实现思想,或把思想变成充满活力的行动。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的行动力更是惊人。用他助理小高的话来说:“来了就忙得找不到人,不是在见客,就是在处理各种事情。每天,只能见机逮住 5 分钟的时间向他汇报事务。”

 

和他谈话时,也能感受到这位“行动知识分子”的高度紧张。冯骥才谈话密度相当大,他曾说这是因为他在寻找最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最准确的含义,追求思考的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他说,自己身上有好几个口袋,每个口袋里都装着一件事,需做哪件事时,就翻哪个口袋。现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口袋行将翻完,冯骥才迅速将自己的手伸向了“中国传统村落”。


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