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五章:大一统的政治传统

2013-9-7 20:11|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出对于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核心的要求。《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诸子百家之中以儒家学说最为典型。除儒家以外,诸子百家中的大多数学说也都和儒家一样抱有政治实践的目的和实现统一的愿望。正如《庄子·天下》和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所指出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各家都是“务为治者也”,是“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关系。所不同的,只是各家所选择的具体途径不同,“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各家学说都有其长处,又都有其短处,不可以相互取代,而可以相互接替,由此共同组成一条政治的阶梯。以诸子百家中最突出的道家、儒家、法家三个流派而论,道家道德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休养生息,即战乱平定后秩序正在恢复的建国初期,儒家仁政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守成即秩序恢复后的发展时期,法家法治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救败,即社会矛盾激化的危急时期和改朝换代的兼并战争时期,在和平时期则为变法,在战争时期则转化为兵法家。 由于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呈阶梯递进的关系,汉武帝时实行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实际上不可能真正落实。独尊儒术以后,表面上看是百家均被罢黜,独存儒家,实际上只是百家各自隐藏了自己的名号,而以儒家为共名。在儒家的共名之下,百家得以继续保存,而儒家则变成了一个包罗百家的庞大体系,其中许多因素都可以追溯到百家的渊源之中。

 

儒家以及其他诸子所追求的政治统一,既包括国土的统一,政令的统一,也包括学术思想的统一和道德观念的统一,甚至还包括在哲学本体论上的论证和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控制。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统一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雕琢复朴,复归于一。儒家认为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易简之善配至德,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以人世、君臣配应天象,称之为“应天”。法家认为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法立而弗敢废。道、儒、法各家对于“道”、“一”、“太极”等抽象概念的讨论,实际上都以他们对现实中政治统一的追求为背景,对“道”、“一”、“太极”等抽象概念的讨论又反过来使得他们对于政治统一的追求更趋绝对化。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一在理论上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不允许有任何其他因素在其体系之外存在,如果有其他因素在其体系外存在,那么这个统一的体系就还不是绝对封闭的体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说到:“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吏执而杀之,以为首诛。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曰:‘夫二子,贤者也,今日享国而杀贤者何也?’太公望曰:‘彼不臣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不友诸侯者,是望不得而使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无求于人者,是望不得以赏罚劝禁也。且无上名,虽智不为望用;不仰君禄,虽贤不为望功。不仕则不治,不仕则不忠。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禄则刑罚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则望当谁为君乎?是以诛之。’”这种无求于人、爵禄刑罚均无所加、独立于政令之外的人,至少在理论上是不被允许的。物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君主对臣下的控制也是绝对的。无论是在公门还是在私室,无论是言论行事还是内心情感,臣下也都绝对地归属于君主,生杀予夺都完全听由君主。如果和正常状态的夫妻关系相比较,妻子对丈夫的依属是爱,臣下对君主的依属是忠,二者就情感的依属一点而言是完全相同的。由于有大一统的政治传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臣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将他与妻子的双向的情感依属逆转为对君主的单纯的情感依属,一如妻子对他的情感依属一样。《孟子·万章上》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已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认为一般男性的情感依属可以划分为幼年慕父母、少年慕年轻少女、已婚慕妻子、出仕慕君主四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出仕慕君主和前三个阶段一样,同属于一般男性情感发展的正常状态,而且是在已婚慕妻子的阶段之后,这一点无疑揭示出了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问题。男女之间的情感依属应该是双向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实际上是单向的,女子依属于男子,男子是主动的,女子是被动的。这种男女之间情感依属的关系转到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上,也同样适用。君主与臣下的关系,君主是主动的,是阳性的;臣下是被动的,是阴性的。《孟子·滕文公下》说:“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周易·坤卦》也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在古人看来,地道、妻道、臣道这三者是同一的。妾妇对于丈夫是以顺为正,臣下对于君主也是以顺为正。妾妇是阴性,臣下也是阴性的,因此在个人情感上臣下自然也要完全依属于君主。

 

《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有公子州吁之乱,弑卫桓公而自立。卫大夫石碏之子石厚参与弑乱,禁之不止,于是石碏设计假手陈桓公抓住二人,并派卫国的右宰前去杀死了州吁,又派自己的家宰杀死了石厚。史官评论说:“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纯臣就是在所有方面都合于臣的身份,是绝对的臣。从其情感依属上看,纯臣的含义就可以理解作纯阴、绝对的阴。像石碏这样的事例在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司马迁曾经抱怨汉代的太史令官职是“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这种情形其实也来自久远以来的政治传统。在战国秦汉所流传的一些民谚中,如李克曾引“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司马迁曾引“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阮瑀诗引作“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以至《礼记·大学》中所说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都有把国和家、臣和妻同等看待的观念,“国家”、“臣妾”并称,国与家不分,臣与妾不分。中国古代的忠君观念,“忠”的含义就是发自内心的诚敬,专指内心情感而言。忠君爱民一语,忠与爱同义而用法有别。忠指下对上,阴对阳。爱指上对下,阳对阴。自国君而言,爱民自然也包括爱臣在内,可知君臣之间的忠爱完全与男女之间的正常情感相对应。司马迁自称其“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像这一类话语原本就是古代士大夫常常挂在口上,而并不以为羞耻的。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