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一章:上古生态的辉煌梦境

2013-9-7 19:24|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在北方行走,常常可以见到许多条干涸、宽敞的古河。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的各个山脚,在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河道常有数百上千米宽。有时在开阔的河道中间还存留着一道小河,成为河中之河,但是多数地方在多数季节 ...


禹治洪水的事迹遽难落实,然而换一个角度,从古地质和古气象等方面探讨燕赵区域的上古生态环境,却是可能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国外古地质古气候学者的专门研究,在距今大约一百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更新世,出现了几次冰川期。两次冰川期之间为间冰期,间隔约为十万年。冰川期与间冰期轮番交替,冰川期时气温异常寒冷,间冰期时气温转暖,冰川融化,这时就有可能产生洪水。目前我们正处在现代间冰期中,向未来新的冰川期过渡。最近的一次冰川期大理冰川开始于九万六千年以前,在距今大约一万二千至一万年之间冰川期已经结束,温度开始上升。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间温度上升较快,在距今五千年左右达到高峰。此后温度曾缓慢下降,与现在的温度相比约下降有两三度。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在北京石景山发现了冰川遗迹,系在第四纪初期由冰川夹带块石运动摩擦而成,这是在中国北方首次发现的冰川遗迹。另外据美国学者对世界气候曲线的研究,就最近七万年的气温总趋势而言,最近五千年的温度较全期平均温度为最高,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据斐文中等人的研究,在距今七十至五十万年以前的更新世中期,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北京猿人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在周围高高低低的山丘上,生长着密布朴树、紫荆的丛林。东面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河的近旁有水草丛生的沼泽。沼泽的东南面是广阔的平原,平原上有草地,也有干旱的沙地。在山丘中生长着众多的食肉类和丛林类动物虎、豹、狼、熊、梅花鹿、野猪和大猕猴。在河边和沼泽生长着巨大的水牛以及水獭、河狸和水龟。在平原草地上一年四季都有成群的野马、野牛、野羊和扁角肿骨鹿。在干旱多沙的地方有骆驼和驼鸟。总之这里既有干旱草原型动物,也有喜湿热的丛林动物,气候比现在湿润温暖。其后到距今二十万年的新洞人时代,仍发现有象的遗骨化石。到距今约二万年的山顶洞人时代,各种动物种类的化石仍有五十余种之多。

 

又据周昆叔等人对北京平原泥炭沼中孢粉谱的分析研究,并参考燕山南麓和小五台山留存的部分原始植被,在距今数千年以前的华北北部平原地区,草原上既有旱生的干草原类型植被,也有中生的草甸草原类型植被,在一些低湿地区还有湿生和沼泽生的植被。在森林中湿凉的常绿针叶林与温暖的落叶阔叶林兼而有之,同时也保留了一些热带起源的科属如栾、柿、黄连木、黄栌等。 张光直等人甚至认为在更新世的晚期,冰川时代之后,经过一个板桥侵蚀期,黄河流域的温度逐渐上升,并保持温暖直到数千年以前为止,有一段“气候的高潮”。这时,在华北平原的高地上不少地方可能生满密林与灌木丛,林内林间,沼泽密布。胡厚宣据甲骨卜辞统计,在商人居住的今河北省南部地区,当时全年都可能降雨,包括现在的冬季几个月也同样是降雨时期。

 

以上描述在古代文献记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尚书·禹贡》说到兖州(包括河北南部平原)的植被状况是:“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所描述的景象很像是草甸区,其土壤因丰富的草原植被腐蚀而变黑。《诗经》中的卫风、邶风和鄘风(代表河北南部平原)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等诗句。《战国策》说燕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而枣栗之实足食于民。《史记·货殖列传》说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楸。《乐毅列传》乐毅报燕惠王书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说明喜湿热的丛竹可以沿着淇水顺利生长,其他树木也很密集。燕赵地面上的湖泊也相当多,最大的一处为大陆泽,正当平原的中部,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太行山区的河流都汇注于此。大陆泽到唐代还有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的面积,到清末仍然存在,分为南泊和北泊,北泊又称为宁晋泊,直至20世纪初才最后干涸。有众多的湖泊也就易于生长茂密的森林,在大陆泽南面的巨鹿郡的得名即由于当地有大面积的森林。“鹿”通“麓”,《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邵说:“鹿,林之大者也。”有茂密的森林也就易于生长大型的动物。在动物生态方面,地质、考古和文献资料都证明在殷商时期华北还有象存在,多时一次可猎象七头,商人甚至还学会了驯服大象。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还有犀牛(古称犀兕)存在。

 

竺可桢总结说,近五千年以来自仰韶文化开始,我国的气候大体上是温暖多雨的,除西北地区属半干旱区外,黄河流域气候大致类似现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型。在西安仰韶半坡遗址中,发现有亚热带动物獐(又名河麂)和竹鼠的骨骼。在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安阳殷墟遗址中,除獐和竹鼠外还发现有貘、水牛和野猪的骨骼。在殷墟甲骨文中有种稻和猎象的记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在《诗经》和《左传》中经常提到。当时的年平均气候比现在约高摄氏两三度。冬季较短,正月平均温度比现在高三至五度,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上。年平均气温高出两三度,幅度虽然不大,但在植被和动物种类上已有明显的反映,并使人们很容易觉察。周初气温曾一度下降,春秋时期又回升,直到战国、秦和两汉时代气温仍比现在为高。只是到北宋时期,华北才不知有梅树。南宋时期,公元1111年冬,太湖全部冻结,洞庭山上的柑橘尽数冻死,杭州暮春之季尚在降雪,运河不开。在12世纪,中国气候始加剧转寒。

 

由此可知,古代黄河以北平原地区确实曾经有过河湖密布、水源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多、气候温暖的生态环境,这种局面到唐代还有所延续,到宋代才开始急剧变化。从文献记载中看,战国至唐代燕赵区域虎和狼的数量就很多,确实称得上是“虎狼成群”。战国初赵简子喜爱畋猎,而赵国境内多狼,后来由此演化出著名的《中山狼传》传奇和杂剧,唐代姚合、宋代谢良、明代马中锡、王九思、康海先后就同一题材进行过创作、修改和改编。西汉时飞将军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羽。后知是石,再射,终不能射入石中。李广以善射闻名,每次遇敌或出猎,即使情势危急,不到数十步之内从不发射。估计有可能射不中就宁可不射,射即应弦而倒。李广在其他时候曾用此法射死猛虎,他自己也曾被猛虎抓伤。西汉右北平郡治所在今辽宁凌源,东界在今北京平谷与河北蓟县之间,今河北卢龙县南有李广射虎石遗址。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唐人裴旻为龙华军使,驻守北平。北平多虎,裴旻善射,曾经一日射虎三十一只,足见虎的数量之多。唐代北平在今河北完县。燕赵区域出土的历代器物也多以虎、豹、牛等动物形象作装饰,渗透出本地特有的艺术风格,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器物迥然不同。如北京琉璃河出土的西周燕国青铜器伯矩鬲(又称牛首鬲),器身、器足、器盖、盖钮都采用牛面为纹饰。其中器足上的三个牛面浮雕与立体雕刻相结合,牛吻部内收而额部前倾,作斗牛状。牛面有鼓起的大鼻,如铃的巨目,两支粗壮的牛角向斜上方翘起,与相邻的牛角两两相对。西周燕国的其他青铜器还常以虎面、象面为器足。青铜武器刀、剑、匕首、头盔则常以鹰首、马首作为装饰,与北方草原游牧部落的风格相一致。周初燕国青铜器在其他方面具有与中原一致的风格,但以虎、牛等形象为器足,以鹰、马等形象为器首,则为燕国所独有。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遗址出土的一套三件屏风插座,一为错金银虎噬鹿,一为错金银铜犀,一为错金银铜牛。这三只动物头部昂起,角、耳直立,鼻孔扩张,巨目向前瞪视,四足微微下蹲,尾巴平抬,作准备腾跃状,十分威猛生动,身上的错金银斑纹显示出其周身毛色的活泼灿烂。在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两件铜博山炉,一件底座为三条蛟龙腾出海面,一件底座伏一海兽背驮力士。炉的上部和炉盖铸出海中仙山“博山”,山峰峻峭,层峦起伏,山峦间有熊罴虎豹出没,猕猴嬉戏,虎扑羔羊,猎人肩负弓弩追捕猛兽,或驾牛车在山道上往来,显示出当时当地的生态状况和狩猎场面。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