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查看内容

百戏之祖秦腔:源流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2013-8-28 14:27|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来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秦腔,也称“乱弹”。秦腔的源流,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秦时代。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秦腔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秦风-秦声-秦腔”三个阶段。


西北黄土高原的风情写照

 

秦腔在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等地广为盛行,有着深厚的人文根基。

 

有人说,如果要了解真正的陕西人,就必须要听秦腔。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唱秦腔成了这里人们最体面的事情。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

 

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

 

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折回来,声犹震耳。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气,据说能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行走三秦大地,到处流溢着秦腔的旋律。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过。生子呱呱坠地,满月时以秦腔迎接;成人过寿,都要请自乐班助兴;老者去世,更要唱大戏热热闹闹送行。乔迁新居,子女升学,也要唱折子祝贺。

 

作家贾平凹曾经这么描写秦腔对秦人的影响:“在西府,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还能吼一阵乱弹呢!”

 

秦腔浸润着黄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只体现在戏剧界,也体现在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包括张艺谋、赵季平、贾平凹、陈忠实在内的西北文化人,就把秦腔以不同的形式带给全中国、全世界。

 

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中生命力的张扬、高昂,《秋菊打官司》中许多地方甚至直接采用秦腔,充满激情;音乐人赵季平从秦腔中得出灵感,写出《红高粱》的主题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时风靡大江南北,歌坛上刮起的“西北风”经久不衰。

 

在文学上,贾平凹、陈忠实更是深受秦腔影响,前者创作的同名小说《秦腔》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后者的《白鹿原》里有许多描写关中农村演唱秦腔的场面,使人联想到在烈日朗照下的农田里,关中农村的街头巷尾、庭院麦场,不时地吼起一句句震天响的秦腔。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