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名人 查看内容

燕赵历史名人之:乐邑举人阴振猷

2013-12-3 09:23|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韩瑜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在清代,“京东第一才子”史梦兰在评价乐亭的望族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吾邑自国朝定鼎以来,著姓首推阴氏,而阴氏中品望最著者,则尤推子翼先生。”史梦兰说的阴氏,为当时居住在新寨镇的阴家,这阴家是个书香门第 ...
(一)
 
  在清代,“京东第一才子”史梦兰在评价乐亭的望族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吾邑自国朝定鼎以来,著姓首推阴氏,而阴氏中品望最著者,则尤推子翼先生。”
 
  史梦兰说的阴氏,为当时居住在新寨镇的阴家,这阴家是个书香门第,而子翼先生名叫阴振猷,子翼是阴振猷的字。新寨阴家和新寨杨家在当时都属名门望族,杨家出过一名进士,名叫杨开基,就受教于阴家。
 
  这阴振猷虽说生于书香门第的富贵人家,却是个可怜儿,幼年父母便双双去世了。他身体羸弱,皮包骨头,人们都以为他活不了多久。但在伯父伯母的精心照料下,不仅没有夭折,却奇迹般的长大成人,可体质却依然不壮,虚弱得一阵风似可吹倒。
 
  阴振猷的伯父叫阴琦,字景韩,号方溪,乡里人都尊敬的称他“方溪公”。此人经史诗词皆通,是个举人,曾授任三河县训导。但他性情刚毅,“遇事直言是非,不说周旋话”,在三河只当了三个月的训导,就辞职不干了。他喟叹说,我虽姓阴,却不会阴谋,不是混官场的材料。回乡后,在家中建了个图书馆,集书数千卷,取名曰:“式好斋”,并以读书教学为乐。阴振猷在伯父的教导下,读书非常用功,20岁便中了秀才。伯父阴琦见侄儿身体清弱,却聪敏好学,心里非常喜欢,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并经常教导他说,咱阴家几代多致力于教育事业,你将来学业有成,我希望你也从事教育事业,此外便著书立说,别像一些读书人,削尖了脑袋四处钻营,当个小小的芝麻官儿,便美的刺登刺登的,不知自己姓什么了。阴振猷对伯父的教导唯唯诺诺,自己心中却有主见,他认为只有当官才能为社会多做好事,只要不把自己当官,不端官架子,当官有什么不好?
 
  阴振猷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了举人。人一中举,便有了社会地位,普通百姓得呼之曰:“举人老爷”。阴振猷中举后,没有一点儿举人架子。第二年秋天,他带着族弟阴鸣鹤到石臼坨去游览。
 
(二)
 
  阴振猷弟兄去石臼坨,阴家是很有钱的,坐车乘轿都没问题。但弟兄二人却是徒步而往。这时,田里的谷穗弯了腰,高粱开始晒青米儿,棉枝上挂满了青桃儿,天高云淡,风和日暖。从新寨镇到石臼坨岛,大约有50里路程,弟兄二人身着灰布长衫,背着干粮,行走在有两条深深辙痕的土路上。二人抵达海边,“是土益卤亦渐泥泞,水没踝者五里许,没膝者二里许,又二里许则膝以上者,既出于泥,遂达彼岸”。由此可见,那时登石臼坨岛太不容易了,难怪当时的“学士大夫之足迹,终古不及履”。
 
  乐亭的石臼坨岛,为华北第一大海岛,明朝以前就有一些僧人在岛上建庙。而乐亭邑内的学士大夫们,只有进士李中淑在岛上留下了《朝阳庵碑记》。这篇碑记是朝阳庵的和尚下岛来求他写的,和尚怎么说,他就怎么写。他觉得岛上的和尚们活得很艰难,没有布施,岛上耕种,自食其力,省吃俭用的积攒了60余年,才将破旧的庙宇修葺一新。这事让李中淑非常感动,他说:“余欣慕有年,会当身历其地,以极海外之大观。”话虽说了,写的文字也在石臼坨岛上刻了碑,但他一生也没能登上石臼坨。最后病死正定县学署中,若不是他的学生们集资捐助,这位老先生的尸体都险些运不回家来。
 
  阴振猷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岛了,现在已没人知道他在岛上住了几天?但却为石臼坨写下了颂扬的文章。他的文章同他本人一样,写得清秀而明白,有见地、有思想,遣词造句也极为通畅,不像有的文人那样文绉绉的,专用一些生僻词语,以显摆自己知识的高深。如进士史履晋,他是京东第一才子史梦兰的儿子,排行老三,石臼坨岛潮音寺山门的楹联就是他撰写的,此楹联的署名和书写年月写道:“岁在昭阳大渊献孟陬之月”。这个年月很让人云遮雾罩。阴振猷的文章从不这样为之的。阴振猷在生僻字词方面,在中举以前就很有研究,他曾将五经上的生僻字词一一摘录,并加以详细注解。但阴振猷写文章,却从不用这类生僻的字词。按说,使用生僻的字词,阴振猷是很有本事的,他认为在文章中使用生僻的字词属于摆格、端架子,他一生最反对这种行为。
 
  阴振猷为后人留下了《游石臼坨序》和《石臼坨朝阳庵记略》等文字。他生有一双慧眼,看事物能高瞻远瞩。在那个年代就主张保护环境。他在文章中说,石臼坨海岛“其境之沉郁、景色之幽旷、气象之雄奇”是各地均少见的,要加强保护,一旦“洋溢乎庸耳俗目”,“遂不瞬目间,而已变洁净场,成污秽土”。
 

12下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