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民俗民艺 查看内容

中国缂丝的发源地:河北定州

2014-12-16 15:07|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在北宋与南宋的更替之时,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的转移,缂丝也由北方生产地定州,迁移到了南方苏杭一带,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

定州缂丝(来源:学者梁勇)

 
缂丝,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作为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缂丝在丝织业久负盛名,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发源地是河北定州。
 
1969年5月,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6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定州缂丝织品多件,其花纹精致,布局紧密,质地优良,色泽鲜艳,立体感强,让现场不少专家啧啧称奇。
 
缂丝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最早来自西域少数民族的毛织品“缂毛”,自汉至隋唐传至中原内地,逐渐发展为丝织品“缂丝”。缂丝织造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雕琢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定缂”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国全史》记载:“宋代是缂丝的盛期,其中以定州(河北定州)生产的最为有名。定州缂丝技巧与图案保持了唐、五代以来的优秀传统,丝纹粗细杂用,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
 
据研究考证,定州缂丝主要受契丹等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用料由羊毛到真丝,工具由竹针到织机,技巧愈发精细。宋代庄绰著《鸡肋篇》记载:“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在北宋与南宋的更替之时,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的转移,缂丝也由北方生产地定州,迁移到了南方苏杭一带,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宋代,缂丝最负盛名,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已达到相当水平。那时“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
 
在南迁之前,定州缂丝以沈子蕃名气最大,据《中国全史》描述,沈子蕃“缂丝技巧与图案保持了唐、五代以来的优秀传统,丝纹粗细杂用,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沈子蕃的作品也能代表当时北宋末期的缂丝艺术风格——用缂丝重现名人的书画。北京故宫现在依然珍藏着他的作品《梅鹊图》、《青碧山水图》、《秋山诗意图》等。
 
失去沈子蕃的孟家庄,也失去了与缂丝的联系。随后,互市不在,战乱常有,加之金、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织造业的发展,民间缂丝业逐渐衰败,传艺人极少,再后来,缂丝这一民间独特艺术就渐渐失传了。
 
近年来,定州缂丝技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与南方缂丝相比,仍差距巨大。
 


缂丝简介: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
 
缂丝的织造技法为: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