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民俗民艺 查看内容

妙趣横生的冀东民谣

2013-11-27 15:09|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韩瑜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冀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有着悠久灿烂的地方文化。尤以含蓄、幽默、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冀东民谣而著称于世。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民谣,像一盆儿浓缩的盆景,玲珑别致,被一代又一代的冀东人传诵至今。虽经风 ...
  冀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有着悠久灿烂的地方文化。尤以含蓄、幽默、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冀东民谣而著称于世。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民谣,像一盆儿浓缩的盆景,玲珑别致,被一代又一代的冀东人传诵至今。虽经风风雨雨数百年,但它那迷人的风采依然存在,诱人的魅力一直温暖着冀东人的心窝。
 
  冀东民谣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有据可证,它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基础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创新、完善、提升。清末民初,冀东民谣像一朵奇葩,魅力无穷,在民间发芽、生根,伸枝展叶、开花、结果。独立成为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在生活中缩放幼稚、天真与浪漫,并影响了几代人。时至今日,每当冀东人回忆和述说起经久不衰的民谣时,总会把人重新带入到美好的孩提时代,使人一下子年轻了许多、稚气了许多。冀东民谣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让人如醉如痴;想起来使人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因为一切都在闪光的智慧里。
      
  冀东民谣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真诚的对话。它融灵气、志气、才气、文气于一体,像一道多滋多味的文化大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鼓舞、激励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不可替代的。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东人民为了翻身求解放,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表达民意和民智的歌谣:“大公鸡,咯咯叫,敲锣打鼓上电道,爹叮咛,娘嘱咐,欢送儿子当八路。八路军真叫棒,腰里掖着匣子枪,匣子枪真叫准儿,专打鬼子的小后腿儿。”又如:“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上高墙,高墙不管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子儿,专打小日本儿。”(作者:乐亭文联 韩瑜)
      
  冀东民谣犹如浩瀚的大海,好似天上的繁星,它虽然比不上现代文学那么高雅、气派,但它却能十分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冀东人的勤劳、智慧、真挚、淳朴。如:“簸、簸、簸簸箕,簸完粳米簸糯米,大囤满,小囤流,日子越过越不愁。”又如:“拉大锯,扯大锯,姥儿家门口儿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外甥、外甥女也要去,没啥好吃的,高梁饼子钝鲤鱼。”短短数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和真情。虽然民谣反映的都是一些民间生活琐事,但却耐人寻味,给人一种乐此不疲的幽默感。因为它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田园色彩。
      
  冀东民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俗大雅,寓教于乐。它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已上了年纪的冀东人,每每想起童年时代,一群小伙伴儿,手里拿着碎瓦片儿,争先恐后地站在河边或坑边,在水面上打瓦仗时的情景,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时边往水面上扔瓦片儿,边诵唱童谣:“打,打,打片儿瓦,不打一个,就打俩,俩不够,噼咧叭啦打一溜。”其实,这也是当时的一个体育比赛项目,只不过没有人记分评奖罢了。小时候,这种自寻其乐的玩法,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还有看孩子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儿或大树底下,一边用手拍着孩子的屁股,一边叨咕说:“狼来了,虎来了,麻猴打着鼓来了;狼抱柴,虎烧火,麻猴上炕捏饽饽,捏多少,整整捏了一鞋窠勒儿。”小孩安然入睡了,大人可以腾开手脚去忙活家务。又如:“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嚎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啥?做鞋做袜儿,点灯说话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身边总会有诸多的区区小事,但睿智的冀东人却能见景生情,有感而发。如:“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大寒就过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小年儿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闹,过了午夜放鞭炮。”稚气勃发,当天真无瑕的儿童相聚在一起玩耍时,他们嘴中总会唠叨着:“谁挡我的日头秧儿,生小疮;谁挡我的日头影儿,烙小饼儿;谁挡我的日头地儿,放小屁儿。”还有:“点一点,点油眼;油眼花,种芝麻;芝麻粒,打咯嚏儿,王八糕子好福气儿。”“月亮爷本姓张,骑着大马扛着枪,大马拴在摇钱树,小马拴在花盆上。”这些意切切、情绵绵、和谐自然的方言土语,出自于冀东大人和小孩之口的民谣童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远接远古,近连新潮,是人们感情的沟通,思想的交流,真诚的对话。至今仍使过来的人记忆犹新,啼笑皆非。
      
  在过去坎坷岁月里,冀东每首民谣都是一段经历,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因为它真实的纪录了人间的苦、辣、酸、咸。架起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桥梁和纽带,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当今,大力挖掘、拯救、开发、锤炼创新、继承和发扬光大冀东“土特产”——民谣,是摆在文史工作者和文学创作者面前的一项时不我待的任务。笔者愿更多更新的冀东民谣再观于世,使它永远与流光溢彩的人生相伴;永远像红杜鹃一样艳丽多彩,魅力无穷。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