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刘剑新:史笔与诗笔——品读宁雨传记文学《郭守敬》

2021-2-23 12:35|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史笔与诗笔——品读宁雨传记文学《郭守敬》刘剑新我于庚子冬月,品读由中华书局刊行的作家宁雨新著《郭守敬》。这部列入“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的传记文学,讲述了13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生平故事。读 ...

史笔与诗笔 

——品读宁雨传记文学《郭守敬》

刘剑新

 

我于庚子冬月,品读由中华书局刊行的作家宁雨新著《郭守敬》。这部列入“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的传记文学,讲述了13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生平故事。读之,渐渐进入佳境。呈现于我眼前的,俨若一幕幕立体而鲜活的史剧。


阅读一部高品位的书卷,不啻结识一位大德大智的贤达。今读《郭守敬》,我即有了这种深切的体悟。宁雨在工作之余,花费两年心血,爬梳一段历史,创作完成这部专著。此书以时间为经,以故事为纬,通过“莲花漏图纸”“紫金书院”等十三章,刻画了可亲可敬、血肉丰满郭守敬形象,笔致深入、细腻、朴质。传主郭守敬从童年到暮年,毕生从事伟大的水利、天文事业,他的丰功伟绩璀璨于历史长河。

 


宁雨在刻画郭守敬这位历史人物时,选用实与虚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无论以实带虚,抑或以虚带实,文脉晓畅通达,文字功底深厚,思深意远,蕴藉有味。第一章“莲花漏图纸”开篇,“这天晌午,小守敬跟着爷爷郭荣到村外巡河”,平实而简妙,祖孙俩一登场亮相,就切入全书主题。的确,郭守敬的精彩人生,无不受益于爷爷郭荣的言传身教,乡贤郭荣可谓郭守敬的启蒙师,家风家教,为一代大师的精神成长和事业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在“四海测验”一章结尾,作者这样写道,“不管身处塞北,还是江南,每当夜晚来临,星星点亮天幕,都是郭守敬最开心的时刻。星星或长或短的光波,或明或暗的表情,都是宇宙的语言,潜藏无数天道的秘密。他庆幸,他是一个破译秘密的人。”如此寓奇崛于平实的表现手法,“从单调中创造出瑰丽”(歌德语)的文学语言,极具文采,极具张力。


在“西夏治水”“大都水官”“通惠烟波”等章中,宁雨以睿智之思,描摹郭守敬通过水利、地质的翔实勘测,形成有效的治理方略,最终治水成功,改善民生。郭守敬曾经走过的燕京之地,就有与我居住的涿州相比邻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和大兴,读来更感亲切。如果没有郭守敬建立的大都水系,之后数百年的帝都建筑格局、水利格局会是怎么样的呢?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知道,他当年扩修的瓮山泊演化为今天的昆明湖,积水潭几经城市建设的分割,但历史的影子还在。

《郭守敬》作者:宁雨


大凡一个成熟的作家,不但具有史笔与诗笔,而且具有“不同的笔墨,不同的意蕴,不同的音响,不同的色泽”(颖川语)等文学语言,根据题材的思想内容,运用相应的语言文字。宁雨无疑达到了这种境界。精读“奉命修历”“量天之尺”“四海测验”“灵台坚守”等章,更不禁拍案叫绝。


前辈作家刘白羽曾说,“传记文学是真实的文学。”因此,写传记文学,离不开掌握文献资料,更离不开鲜浓的生活素材。倘若不具备史识史才和史胆,焉能创作出如此生动感人、如此真切精妙的传记文学。

(原文刊发《廊坊日报》2021年2月8日)

                                
【作者简介】刘剑新,河北蠡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老年》杂志副主编、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当代华文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当代人》《都市》《中国妇女报》《燕赵都市报》《书脉周刊》等报刊。传略载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代表作《善思者》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荣获河北散文30年金星评论奖;荣获第四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办“才女星”称号。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