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汇 查看内容

王万举答客问三谈给网络文学下定义的意义

2020-5-5 23:16| 发布者: 萧雪原创| |原作者: 郝小学来自: 原创

摘要: 王万举答客问三谈给网络文学下定义的意义


王万举答客问三谈给网络文学下定义的意义

      王万举:著名学者、作家,文化创意学学科创立人。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我们的谈话是单发,所以,我先凭记忆说一遍你的定义,以免读者忘记:“网络文学是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展开其动力系统的艺术—文化形态”……

      王:(笑)你改动了,但更精练了。当时稍加修饰,是担心读者误解。

      郝:你在自己的《中国…概论》出版前,特意在网络文学的权威刊物《网络文学评论》2019第二期上发表《建立网络文学的艺术—文化学评价体系》一文。你的定义是不是和建立这个新体系有密切关系?

       王:是的。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文学看成文本而不是系统,看成艺术形态而不是艺术—文化形态。其实,把“文学”和“网络”联结起来,用一种媒体来界定文学,这已经是把文学放在了比“艺术”更宽广的范围了。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给了我们以启发。“网络文学”的产生,大家公认以痞子蔡在网上发表《第一次的……》算起,其实,那也是一个“事件”,一个文学与市场对接的文化事件。文学与市场对接比互联网接入公众服务要早,比《第一……》发表的1998更早。就像卖白菜,原来在肃宁县卖,市场监管严了,就到白沟去卖。

       文学系统性的凸显是因为它的缺失(如同缺空气时才感受到它的重要),也就是评奖授家机制丟了读者从而形成“前文化”的繁盛。有人戏称,文学家少了,文学活动家多了。这是一个活写照。另外,网络提供了把作家和读者的互动推向极端的条件。这个极端就是“文本打开”,我在1994年针对电视剧就已提出来了。这个超级互动就意味着文学的“文化化”,意味着文学的艺术—文化形态的动态构成。人们注意到的“人人都是作家”的文化现象,以社会公平而体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虽然它以艺术的良莠不齐为代价。

       可见,20多年的文学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艺术—文化形态的反馈是以艺术向着文化形态转化为主要倾向的。“你是作家,我是读者”的社会分工正在打破!它和历史上作家和读者的分工有同样伟大的意义!

       郝:你有些激动,停一停。

       有人说,你的《中国网……》也可以说是前20多年的文学史论,你怎么看?

       王:可以这么说。因为,所谓“网络文学”,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其次才是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文体。不建立对“网络文学”的“艺术—文化学评价体系”,就不能将“网络文学”究竟是“网上的文学”还是一种特定文体还是一种市场读物等等统一起来,而这个同一非常重要,因为凡是现实的总是合理的,理论工作就是揭示其合理性在哪里。20多年文学运动的总趋势,就是两个效益的统一,作为具体文本的“网络文学”,是这个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个统一进程和艺术的“文化化”是一体的两面。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