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名人 查看内容

人民教师爱人民 玛琥沟里不马虎 ——围场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张凤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 ...

2019-11-30 22:23| 发布者: 那厮小4| |原作者: 司 娜来自: 原创

摘要: 引子:“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不够近”——罗伯特·卡帕出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位中年人:中等个,胖胖的身材,随意的藏蓝色运动衫,黑色运动鞋,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有几分憨态,有几分可爱,像 ...


引子:“如果你的照片拍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不够近——罗伯特·卡帕


 

7组刘桂兰老人,97岁,是村里有名长寿老人,张凤杰书记看望中


出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位中年人:中等个,胖胖的身材,随意的藏蓝色运动衫,黑色运动鞋,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有几分憨态,有几分可爱——如果不是慢条斯理的谈吐,你会把眼前这个人和任何街边饭馆厨师混成一谈。

但,就是这样一位“厨师”,在冰天雪地的塞外,在贫瘠穷困的坝上地区,在昔日大清广袤无垠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扎根山乡扶贫4载,使昔日贫穷落后村庄,变成山清水秀,童叟怡然,美丽富裕新农村。

这是怎样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厨师”第一书记?


一、“厨师”其实是教师  精神物质两扶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是肯定的。

玛琥沟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合永镇西南山沟里,距县城25公里,距离镇政府3公里沟长18华里, 9个村民组全村375户,总人口1480人拥有耕地面积1596亩,山林面积9300亩,为建档立卡贫困村

“厨师”其实也不是厨师,而是国家一级教师。

张凤杰,男,满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1991年承德农校果树专业毕业。这个山沟沟里走出来的的农民儿子,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在乡镇基层锻炼。19992002年由县委选派到腰站乡碑亭子村任村支部书记。农村工作,身上淌汗,脚板粘泥,错综复杂,这也给了他扑下身子,充分锻炼的机会。以后,他又调入围场县职中,从教师做起,直至做到副校长兼团委书记职务。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要专一行,干就把它干好了。这是他的为人处世准则。

如果把教书育人的教师工作比作精神扶贫的话,那么,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扶贫。身教胜于言传。

2016年2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上午刚刚参加完全县驻村动员培训会,下午,张凤杰就搬起铺盖卷“家”安在村里把办公室到了村里,正式开始了驻村工作第一书记生涯

2月的塞外,还没出正月,天寒地冻。他一入村便冒着寒风带领工作员深入农户家中,炕头上与村民一起促膝谈心,做到了“走访不漏一户、调研不漏一人”。一个月后,制定了符合玛琥沟村实际的脱贫发展三年规划。 



二、“支锅搭灶”建班子  修路搭桥“送柴粮” 


一棵树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说的是健全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有着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张凤杰第一书记深知这点。支锅搭灶建班子,是张凤杰带领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 

工作队协助村里健全完善以目标考核管理、村务公开、激励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确保村“两委”班子决策的民主、科学、公开。加强制度管理,明确职责,规范班子运行。做到党员带动,群众紧跟,充分发挥利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有多年的村支书工作经验,张凤杰不仅担起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职责,更是拿出大部分精力帮助村里抓工作,成了玛琥沟村民。他的家就是1组宋家营28号,房东是82岁的宋国连老人,帮种地,帮收秋,他是老人的干儿子。   

支起锅灶,还要有柴粮。玛琥沟这顿脱贫大餐的柴粮就是基础设施。

玛琥沟村基础设施薄弱,破损的道路使农资、农产品的运输十分困难,已严重制约着村经济的发展“这怎么行?!”张凤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带领工作组奔走于县里各部门,争取资金修建北岔小桥,解决7组村民大型车辆出行难问题。多次去交通局争取完成村级主路村口到4组岔口,长2.8公里,宽5米,总投资106.4万元修缮立项工作,村民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7组山上农田路面被暴雨冲坍塌,影响村民上山劳作,张凤杰向职中申请3000元资金,修上了2条水泥路面。“工作队办实事!中!”村民们纷纷伸出大拇指。

得县扶贫办和畜牧局项目支持,新打耕地灌溉机井9眼,建一座水窖,使全村1000亩耕地变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彻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农田灌溉难”老大难。

“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我们玛琥沟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村民自豪地感慨。

2017年,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及扶贫资金完成2、3、4、9村组巷道路硬3.2公里。2020年,预计为全村安装路灯255盏,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夜间出行不安全问题。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泥了姑踹——被写进玛琥沟村昨天历史。水泥路干净整洁,垃圾桶卫兵似间隔站立,垃圾车定期唱歌开过。绿荫两旁,老人推着婴儿车悠闲走过,玛琥沟村有了美丽新农村模样,村民的自豪幸福感写在脸上。



三、黑木耳做主粮  增收致富奔小康 


扶贫扶“志”,扶贫扶“智”。“志气”和“心智”完美结合,是职业中学教师出身的张凤杰扶贫工作队的一大特色。

他带领工作队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本村土地特性及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发挥职业中学的优势,积极外联,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黑木耳为主,兼顾花卉、硒钙谷种植,肉牛、肉羊、生猪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采取“贫困户+非贫困户=合作社”的模式,即由非贫困户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发展相关产业,贫困户以土地、贫困帮扶资金及政策入股,获得收益后,按股份占比进行实物(或折成现金)分红,使玛琥沟村能形成带动面广、效益明显、增收稳定、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为确保玛琥沟村在三年内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张凤杰首先带领村民做大做强黑木耳种植示范产业。帮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转,2016年,在县职教中心引进黑木耳菌袋14万袋,成立2个黑木耳种植合作社,争取扶贫办扶贫资金近5万元,带动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户种植黑木耳获得丰厚的收益,种植黑木耳的热情极大提高。2017年玛琥沟村黑木耳种植突破65万袋。其次,引导农户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积极外联花卉种植(千日红、金盏菊)12户,脱贫3户;引进硒钙谷130亩,脱贫4户;引领14户贫困户采取扶贫资金入股形式加入鑫达股份有限公司,连续5年,每年分得红利600元;与镇领导一起争取600亩坡改田项目,帮助有意愿、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土地流转,联系林业局、水利局进行技术和政策扶持。

组织带领村民积极参加职教中心、安监局、林业局等各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300人次,让农户开拓创新,积极创业,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增加收入来源

“一年赚,一年赔,种来种去只剩个累!”“难怪受穷!”“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瞎种了!”经过培训,看到眼前活生生成果,村民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玛琥沟村掀起了一股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潮。 



四、民生工程送温暖   营养齐全保健康


竞聘上岗,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常用方式,学校出身的张凤杰把这一民主方式创新引用到评选村低保户上。2019年夏,在全村村民代表大会上,全村申请低保户人员,纷纷走上台前,把自己的“家底”一一晾晒,接受下面群众监督,评判。有些想蒙混过关白吃低保的,一看这阵仗,自觉惭愧,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向政府伸手等靠要,而是心里开始盘算起怎样勤劳致富。这样公开、公平、公正、民主,评选出来的贫困户、低保户,大家心悦诚服。工作组和村委会公信力更增强了,民心凝聚了。

“靠政府救济,不如靠自己努力!”大家纷纷说,村民的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

看到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无门,张凤杰带领工作组着重在引导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务工增收上下功夫通过信息发布、用工协调等方式,促进人口就业,促进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在家就能赚钱6组乔玉龙,56岁,是返乡创业能人,有想法,肯干事。想开办家庭农场,种植山葡萄和五味子,苦于没有资金。张书记和他深谈摸清情况后,二话不说,从县里申请下16万元资金。感动得老乔当场拍胸脯:“张书记为我断腿了!我老乔也绝不当孬种!”

“前半生命赚钱,后半生钱赚命”说的是农村医疗大问题。为解决这个大问题,工作队配合村“两委”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100%,贫困对象基本实现就医保障。3组吕国富,84岁,6组刘桂云(女),85岁,二位老人瘫痪在床多年。张凤杰来到到家里亲自拍照,协调县里办理残疾证,使他们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当证件递到两位老人手里时,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派来好干部!”

日子强不强,就看砖瓦房。住房是民生一项大问题。张凤杰通过积极协调县住建局投入经费5万元用于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目前,17户危房改造彻底解决完毕4组王玉伟,55岁,是服刑人员,因重病假释回村,妻子离异,儿子离家没有音信,老屋坍塌,不能居住。张凤杰了解困难后,二话不说,到乡里批办宅基地手续,利用相关政策,给他盖上了新房,办理了低保,保证了他正常生活,也维持了社会稳定。感动得王玉伟一个大男人呜呜哽咽,说不出话来。

张凤杰还从工作组经费中挤出1.5万元,为村里安装3台空调,从单位争取资金6万元为村建党员活动室2、购置电脑2台、空调1台,使玛琥沟村实现现代化网络办公。

孩子是村里的未来,身为副校长的张凤杰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对全村11户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救助,解决因学致贫家庭后顾之忧。还自掏腰包贫困户王营新同学购置新校服三套,保证全村没有一人因贫困辍学。

7组刘桂兰老人,97岁,是村里有名长寿老人,无儿,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行动不便。张书记做主给她申请低保,跑卫生院办慢病手续,解决了老人看病难问题。他还坚持定期看望老人,一看见他进门,老太太高兴得满脸开花:“我儿子又来看我了!”“党的政策这么好,我照着120岁活!”

截止2019年10月底,玛琥沟村全部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张凤杰个人被评为2016年度承德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次在围场县脱贫攻坚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带领的工作队连续4年被围场县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队。省、市、县各级领导前来视察,对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央广网中国教育报《中国广播网》《承德日报》承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次报道推广了张凤杰工作先进经验。

张凤杰,这个农民儿子,以质朴的农民本色,丰富的职业专业知识,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忠实地践行着习总书记倡导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字方针,切切实实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正是:


      人民教师为人民

      玛琥沟里不马虎

      脱贫攻坚不畏难,

      初心铺就致富路。


                                 

                                 字数:4000

                                  2019.11.30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