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何永利诗词文学研究集《词牌传奇》之十一:摸鱼儿

2019-11-28 16:41|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大家知道,从开元年间起,唐玄宗喜爱音乐,置宫中梨园,到处搜罗歌曲、舞蹈,以及各种词谱,有首渔民演唱的歌曲也被收集进宫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摸鱼儿》。此曲虽然在民间不甚出名,但到了皇宫,经过李隆基一番 ...

大家知道,从开元年间起,唐玄宗喜爱音乐,置宫中梨园,到处搜罗歌曲、舞蹈,以及各种词谱,有首渔民演唱的歌曲也被收集进宫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摸鱼儿》。


此曲虽然在民间不甚出名,但到了皇宫,经过李隆基一番精心修改,已是一首名曲了。修改后的曲子摈弃了渔人那种萧远和浪漫疏旷,变成了一种低沉跌宕之音,多用来表达沉郁委婉的心情和苍凉绵长的词意。其曲特点是:长调的音节,曲词用“欲吞还吐”的吞唱式组成。在开始就运用一个上三下四的逆挽句式,再加上前后阕又都使用了三言短句,接着一个上三下七的特殊句式,从而呈现着一种低佪往复、掩抑零乱的姿态。韵位安排又是那么忽疏忽密,显示着“欲语情难说出”的哽咽情调,而且必得选用上去声韵部,不能像用入声韵那样可以尽情发泄,使人低吟浅咏。


由于本曲的特点,所以很受常年锁闭深宫里宫女们的喜爱,经常选用其曲倾诉衷肠幽思。逐渐失去了百姓民间歌谣的韵味,因此倒不被民间所闻了。此曲后来蹿红民间,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氏为北宋名门,文学世家。高祖晁迪,赠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知越州,赠特进吏部尚书。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可谓名重一时。补之族叔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词人。常与补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进《并蒂芙蓉》词,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著有《闲适集》、《闲斋琴趣外篇》。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新城令之类小官。


补之堂弟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诗人。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6人之一。其诗“专学老杜诗”,(《紫微诗话》)笔力雅健,风格高古,为刘克庄、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有《晁具茨先生诗集》15卷。其子晁公武(约公元

1105—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补之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字之道,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其他,如其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

 

晁补之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学习刻苦,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有个故事可以说明他的聪慧与学习的态度:有一次他与叔叔晁端禀出外游玩,看到了墙上有一面石刻文章,大概有1000多字。他叔叔就问他:“你背会这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比试一下好吗?”他同意了,于是晁端禀喊了声:“一二,开始!”两人就开始了背诵,不大一会儿,叔叔问他:“好了吗?”他点点头说:“嗯,你先背吧。”结果,晁端禀一字不差地背了过来,他自己背错了两个字,以后,他便经常用这件事勉励自己,学习更加地刻苦。


少年时代的晁补之随父亲游官四方,曾一度寓居洛阳。治平元年(1084),他十二岁时,从父仕会稽(今浙江绍兴),过曹娥江,游上虞观海。此后一直在江南各地,历仙览胜,开拓了胸襟和眼界。


17岁的时候,晁补之跟着在杭州做官的父亲一起外出,一看到杭州这天堂美景,他高兴坏了,当即铺纸濡笔撰写了一篇《七述》,并在一个巧合的机缘,把它呈献给当时担任通判一职的苏轼,真诚地请求东坡给予指点。苏轼原本也有写作与此相关文章的意念,当看了小晁补之这篇文章后,便取消了写作计划,并感叹道:“唉,想当年,我也是想写此类题材文章的,但现在你已把它写得这样好了,我就没有再去动笔撰文的必要了。”苏轼称赞他:“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这件事,使他的文名震动了整个杭州城乃至京城开封。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晁补之27岁时,进京赶考“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几次考试,都是第一,现在高考中弄个文科理科第一名,便轰动全国,名校纷纷来抢,那时候一连几个第一,可能比这个名声更大吧。结果,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意思是他的这些文章风格精深凝重,可以一改当时的浮浪浅薄之文风,接着就任他做了澶州司户参军,后来改充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即位,高太后执政,旧党得主国事。晁补之被召试京师,除太学正,不久又以执政李清臣荐堪馆阁,经考试后,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此时,苏轼在朝中任翰林学士,黄庭坚、张耒等俱供职馆阁。他们几个在一起脾气相投,经常诗酒酬唱,晁补之度过了一生中最惬意的时期。他才气飘逸,文章温润典雅而富有文才,凌丽卓奇出于天成,与秦观、张耒、黄庭坚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不过,侃归侃,只能浪费时间和银子,终是穷官一个。他虽居官京师,却因生性清孤耿介,不会捞钱,一直未能摆脱穷苦的困扰,过得很清贫。元佑五年,他终于因为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于赡养自己,打报告要求到外面去做官,最后朝廷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到扬州做了通判。但两年后又被召还朝,照样还是清官一个,没有挣了什么钱。回来后被任命做了秘书省著作佐郎,也就是个秘书职务吧。那时间。朝政开始有了动荡,正是哲宗亲政时期,但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元佑年末、绍圣初的时候,宋王朝政局开始出现了大变化,那时候章惇掌权、提倡绍述之说,改良朝政,于是就分成了新党、旧党两派势力。由于新党的复起,便开始驱逐老的大臣。晁补之也受累离开京师,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任济州知府(今山东济南)。

 

从这时候起,倒霉的命运就开始降临到他头上了,他陷入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宗大案中。新党章惇、蔡卞等人,打着宰相王安石的“革新”旗号,排斥旧党,黄庭坚便是他们打击的第一个对象。上面已经提到,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都是苏轼的弟子,号称“苏门四学士”,而他们也参与了一本书的编纂工作,那本书的名字叫做《神宗实录》。这可是为皇帝做的传记啊,那些人挖空心思,从这本书里找出了很多所谓的问题。据《黄谱》云:“按《国史》,十二月丙申,三省同进呈台谏官前后章疏言,实录院所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乞重行窜黜。及国史院取会到编修官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所供文状,各称别无按据,得之传闻事。”


哲宗受到了挑拨,当时也很生气,于是“上曰:‘文字已尽见,史官敢如此诞慢不恭。’章惇曰:‘不惟多称得于传闻,虽有臣僚之家,取到文字,亦不可信,但其言以传闻修定,欺诞敢尔。’”


于是,黄庭坚被抓起来了。为了罗织罪状,王安石的女婿蔡卞等人广泛地收集千余条认为是诋毁之语的材料,但绝大部分查无实据,最后剩下三十二事,也是有影无踪之事,没有办法了,蔡卞等抓住了一条,说书中有句话“铁爪治河有同儿戏”是攻击先帝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熙宁年间,皇帝批示治理浚河,在这次工程中,有个叫做李公义的,可能类似现在的工程师吧,看到用铁锨簸箕挖泥太慢也很困难,就发明了一种机器,用铁铸造了一个与龙形差不多的东西,由船载着走,把泥带起来,用这样的方法来疏通河道。按现在说,这个应该是专利啊,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奖励的。可那时候思想都比较封建,看不起新兴起的这个东西,再加上这个铁爪可能设计不完善,虽然经过了宦官黄怀信的改进,把铁爪加重了,可河床高低不平,依旧没有什么效果。《涑水记闻》载:经过“金堤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是时,天下皆言浚川铁杷、龙爪如儿戏,适足以资谈笑。”


可这个发明是宋神宗批准的啊,你书上说“铁爪治河有同儿戏”,难道宋神宗是孩子吗?这可是谩骂先帝,有杀身之罪啊。但黄庭坚是出于尊重历史,根据当年记载,且亲眼所见写的,所以他并不害怕,直言回答:“对曰:‘某时官北都,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我都亲眼看见了,是事实啊,弄的蔡卞等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个案子就牵连到了晁补之,他也是《神宗实录》的编辑之一。结果,黄庭坚被贬入蜀,晁补之敕降通判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但晁补之到了被贬的地方以后,一看又做不成官了,为什么呢?他的老丈人杜纯的弟弟杜纮在那做官呢,正任着那地方的知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朝廷为避亲嫌,改差他为亳州通判(今安徽亳州)。列位看官,说到这里,某家不免插上一句,那时候,为了避嫌,连与老岳父的弟弟这样远的亲戚也不能在一起做官,制度何等严谨啊。


闲事休管,只说故事。后来,朝廷纷争倾轧继续缴烈。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新党追查迫害元佑旧臣。当然晁补之也跑不了,于是,他又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做个什么官呢?“盐酒税”、税务局干活了,他不敢不去,只好匆匆的赶去赴任。不料,刚走到丹阳途中,母亲杨氏夫人去世了,所以就没有去就任,回家奉灵柩还乡,服丧家居。到了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因嫌巨里地方低卑贫薄,他便迁居金乡(今山东金乡县)城东。第二年守孝满了,又出去做官了,看来与现在差不多,只要进了一个系统,调出来是很不容易的,他这次去的是信州(今江西上饶)还是在“税务局”任“盐酒税”官。


一年后,政局起了变化,由于哲宗病逝,徽宗即位,皇太后听政,又开始起用元佑旧党。晁补之被赦,终于不做税务官了,调离了原单位,重新被召为著作佐郎,官复原位。到了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他又升了官职,被授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哲宗实录院检讨官、神宗国史编修官。他已经害怕再被整,就再三上表辞谢而要求外任,宋徽宗不答应,他只得做了吏部郎中。那年七月的时候,苏轼病逝了,他悲痛异常,用一腔真挚情意作了《祭端明苏公文》,这里不再多叙。


然而,政局变幻难测。在皇太后去世,徽宗又绍述熙宁、元丰,改元为崇宁,这个时候党论复起。元佑年那些老臣与司马光、苏轼等又被控为“奸党”,晁补之自然也在其中,又被赶出了京师,到河中府任知府去了(今山西永济)。在那里,他做了很多好事,修桥以便民,官廉清正,为民做主,平反冤案,后来有的百姓画像供奉他。任职才几个月,他又被任到湖州任知州(今浙江湖州市)。这时候,京中朝廷局势急剧变化,继续追查旧臣旧党。晁补之有历史问题啊,档案里有记载的,虽然不在京城,也跑不了的,于是,不能在关键地方做官,先是在秋天由吏部改任密州,没几天又改任果州,总之,越改越远越偏僻。


就这样还不放过他,在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九月,宰相蔡京又找后账,总结了司马光、苏轼等人一百二十人罪状,称之为“奸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自然都在其中。于是,晁补之就丢了官,返回了金乡的家园,这时候他已经五十,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废黜生涯。由于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处漂泊,对宦海生活感受尤深,所以他归隐乡里后,“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就生出来《迈陂塘》的故事。

 

想那晁补之,乃是一个文学多面手,能在当时世上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那可不是浪得虚名,在诗、文、词均受推崇并达到顶峰的宋代,晁补之在这三方面均有突出建树。他的诗词传流下来的达160首之多,作品不拘一格,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写景、咏物、赠赋、悼亡等方面应有尽有,而且后期作品多饱含着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思,对当时后世都有不小的激励作用,其名句:“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传”曾传诵一时。文字传流甚多,有:《宋史•气文志》曾录有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鸡肋集》一百卷和《晁补之集》七十卷。这些集子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均遭禁,现存的仅有《鸡肋集》七十集,其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系补之从弟晁谦之于绍兴七年编成刊行于建阳。有明晁瑮本、明嘉靖三十三年重刊宋庆元五年黄汝嘉本、明崇祯八年顾凝远诗瘦阁依宋本重刊本、四部丛刊本。另补之间现存一百六十余首,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晁氏琴趣外篇》六卷本、旧钞《鸡肋集词》一卷本、旧钞《晁补之乐府》一卷本、清道光十年晁氏裔孙贻端刊《晁氏丛书》本、涵芬楼刊林大椿七卷本、吴昌绶煦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等。


他的诗词代表作有:
摸鱼儿•东皋寓居(买陂塘、旋栽杨柳)
黄莺儿(南园佳致偏宜暑)梁州令叠韵(田野闲来惯)
金凤钩•送春(春辞我)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问春何苦匆匆)
盐角儿•亳社观梅(开时似雪)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黯黯青山红日暮)
忆少年•别历下(无穷官柳)
临江仙•信州作(谪宦江城无屋买)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青烟幂处)


于此,我们就要回叙他的词:“东皋寓居,《买陂塘·旋栽杨柳》了。他回到家乡后,自己反悟过去,虽然心中不平,倒也逍遥自在。他买了一块叫做“陂地”的旧池塘,自己画图设计,招募工人,亲自操锨执箕,参加劳动,修葺了东山“归去来园”。


建成后,他看着满园的景色,心潮起伏,诗意顿起,突然想起了《摸鱼儿》那“欲语情难说出”的哽咽情调,疾笔泼墨,融进自己的思绪,在其音调基础上稍加增减,即刻,便做出了一首千古名词。本词借议论抒怀,情真意挚,气势豪迈,流转自如,一气贯注,引人共鸣。词巾先是描述归来园的清丽景色,充分呈现啸傲风月、寄兴诗酒的意趣襟怀;过片转而悔痛年轻时徒然为馆阁侍臣消磨岁月,接着迭用旧典说明儒冠误人,一时的荣华显赫不足恃,总不如及早归隐高蹈的好。文笔质率径直,酣畅奔泻。他深感今是昨非,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掷时日表示后悔。最后落得开函对镜,已是白发种种,最后总结出:功名如过眼云烟,终为泡影的观点。


此词一反传统词家所谓“词须宛转绵丽”的常规,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辞气充沛,感情爽豁,词境开阔,颇富豁达、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词风上一脉相承,因为此词开头便提到“买陂塘”三个字,后人便称此曲为《买陂塘》,这就是著名词牌《买陂塘》的诞生。关于这首《买陂塘》词,下面列举的词谱里将一并贴上,故这里不再赘述。


从《摸鱼儿》到《买陂塘》,虽然看起来只是一首词牌的变化,其实,是对人生这首曲子的一种感悟,一种叹息,他由幽怨变成至明,从而引出对人生的探讨。人生是什么,应该如何诊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买陂塘》比《摸鱼儿》曲调的怨忿基础上又增加了激昂和宣泄之音。这也是后代诸多文人在人生坎坷蹉跎之机,偏爱用《买陂塘》词牌来发泄心声的缘故,这些是《摸鱼儿》曲调远远达不到的。这,便是晁补之创造《买陂塘》的重要意义。


曾经听过一些现代的著名歌手,虔诚地唱到50年代流行歌曲“一条大河”时,总是给这首淳朴挚诚的音色加上点娇滴滴的味道。也曾听过著名军旅歌手刘彬唱过京剧,他也总不自觉地将那些有板有眼的倒腔唱得雄浑豪迈。让一些老票友产生出迷惑,这些,都不是刻意而为,虽然都是唱,除了艺术种类不同外,还搀杂上了演员自己的理解和习惯。所以同一个作品,演唱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晁补之创造的《买陂塘》,在另一个人口中又唱出了另一种味道。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在出生之时,他的家乡山东地区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长达十三年。父亲早亡的辛弃疾从小便跟随祖父生活。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是一位爱国士大夫。金兵入侵时,由于家族人口众多,辛赞无法脱身南下,只好留在济南,后来又不得已出仕金国。但他内心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他将这一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为其取名“弃疾”。“弃疾”,正是“去病”之意。西汉有名将霍去病,六次率军击败匈奴,解除了自汉初以来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辛赞是希望孙子能够像当日的霍去病一样,为今日之宋朝驱除金兵,解除危难。


辛弃疾少年时,祖父便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他十四、十八岁时,又两度让他前往金国首都附近的燕山考察军情。祖父的教育、引导在少年辛弃疾的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而他自己亲眼目睹的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更加深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切,使辛弃疾很早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大志。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迅速成长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青年英雄。


绍兴三十一年(1161)夏,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这期间,在已经沦陷的北方地区,汉族人民纷纷聚众起义,抗金斗争如火如荼。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举起抗金义旗,在济南南部山区聚集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不久,他率众投奔由耿京领导的山东最大的一支起义军,在军中担任掌书记。任职不久,他果断地追杀叛徒,赢得了耿京的信任和器重。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人内讧,完颜亮被部下杀死,金兵撤回北方,新的金国统治集团成立。面对义军即将被各个击破的危急形势,辛弃疾极力说服耿京归附南宋朝廷,与宋兵共同抗金。次年正月,他奉耿京之命南下,奉表归宋。宋高宗在建康(今南京)接见了他们,表示承认义军的合法地位。
不料,就在辛弃疾成功完成使命之时,起义军中张安国叛变,勾结金兵杀害了耿京。辛弃疾在北归途中听闻此讯,迅即率领五十多人马,急驰数百里,突袭济州(今山东巨野),在五万金兵营中活捉张安国,并成功劝服营中耿京旧部上万人起义。辛弃疾带着这上万人,成功摆脱金兵追赶,昼夜疾驰到达建康,将张安国斩首示众。年轻的辛弃疾成为了传奇英雄,南宋朝野为之震动:“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之后,辛弃疾被委任为江阴军签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个并不理想的开头,似乎已经预示了他后半生倾尽全力,却始终壮志难酬的悲剧命运。
辛弃疾南归后的第二年,南宋朝廷在张浚的主持下出兵北伐,最终失败,与金签订了屈辱投降的“隆兴和议”。从此,主和派重新当权,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南宋朝廷对金一直俯首称臣,不敢言战。辛弃疾的大半生,就生活在这悲哀的四十多年里。


在低迷、压抑的政治环境中,辛弃疾的抗金主张和复国言论始终不被统治者采纳。不仅如此,来自沦陷区的他还不断受到朝廷中人的猜疑、歧视、排挤。当权者明知他才识超群,却不肯重用。这样,辛弃疾南归后的第一个十年始终沉于宦海底层,先后担任江阴军签判、广德军通判、建康府添差通判、司农主簿等一系列无关紧要的“佐贰之职”。辛弃疾满腔热情投归南宋,却遭受如此待遇,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无奈的他不免在词中发发牢骚:“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倦客新丰”)


尽管沉于下僚,辛弃疾却“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期间,凭着对南北政治、军事形势的深刻了解,不断为朝廷北伐之事献计献策。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乾道六年(1170)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这两篇政论全面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和进取方略,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强国措施,显示了辛弃疾经邦济世的非凡才能。然而,这些策论并没有引起统治集团的重视,反倒在文人士大夫中广为传播,赢得了许多爱国人士的共鸣和赞誉。


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出任滁州(今属安徽)知府,开始了他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宦生涯。他宽征薄赋,招收流民,恢复生产,训练民兵,实行屯田,使荒凉落后的滁州很快就面貌一新。这之后,他又连续担任了好几个州、府、路的行政长官,职位较前十年有了提升。

 

在地方任上,辛弃疾恪尽职守。任江西提点刑狱,三个月平息茶商武装叛乱;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讨平农民暴动。辛弃疾做这些事时,手段比较狠辣,但他的内心却是矛盾的。他曾上书朝廷,指出老百姓上山为“盗”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要想平息人民的暴动,就必须严肃官纪。


面对辛弃疾卓著的政绩,南宋朝廷却加强了对他的防范,频频调动其职务,以免他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会培植起个人势力。湖北任上两年后,辛弃疾被支到湖南,任潭州(今长沙)知府兼湖南安抚使。在那里他兴修水利,赈济饥民,整顿乡社,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一年之后,又被调离,改任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辛弃疾针对当时社会弊端,在地方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打击豪强,触动了某些特权阶层的利益,引起了不少官僚的不满乃至嫉恨。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人罗织罪名,弹劾免职。对这样的结果,辛弃疾自己也早有预料。两年之前他就曾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罢官后的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他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是作为英雄的辛弃疾失意的十年,也是作为词人的辛弃疾艺术创作大丰收的十年。


回顾辛弃疾南归以来,虽一心抗金复国,却被束缚在后方的大小事务上;虽在地方尽职尽责,准备大有作为,却遭诬陷弹劾,不得不闲居度日。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怎能不叫他愤恨叹息?他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躬耕田园,悠然自足;也不能像苏轼那样看透宇宙人生,对一切坦然待之。虽然在带湖的生活表面上淡泊平静,但他的内心却时时块垒难平,因为他始终无法忘记国家的危难、人民的痛苦,也无法忘记自己年少时立下的雄伟志向。于是,作词便成了他最好的抒泄方式。他将自己的爱国热忱、英雄情怀,以及壮志难酬的悲苦怨愤,都一并寄托于词中。他的词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他痛苦灵魂的真实再现。尽管辛弃疾在南归后的第一个十年就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篇,但只有在带湖的十年中,他才真正从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变为了一个文学家。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经过十年等待的辛弃疾突然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他欣然前往上任。半年后,因原任安抚使去世,他受命兼任福建安抚使。次年春,他奉诏到达临安,受到宋光宗召见。奏对中,他就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布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但依然没有受到重视。之后,他被留在临安作太府少卿。为期仅半年,便又被派回福建,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

 

回到福建后,辛弃疾全力改革弊政,并开始扩军练军,准备把福建地方军队建成像当年湖南飞虎军一样的雄师劲旅。这一系列措施又招来了既得利益者的不满。重回福州不到一年,他被人诬为“残酷贪饕”,再度弹劾罢官。五十五岁的他只能悲唱着“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回到江西农村。祸不单行,回家不久,辛弃疾在带湖的住宅不幸失火,房屋被毁,于是他将家迁到铅山县瓢泉。他在瓢泉的生活,与以前闲居带湖时差不多,终日在游山玩水、纵酒填词中消磨时光。生性豪爽的他本就好饮,这下更时时借酒浇愁,以至“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辛弃疾在瓢泉的第二次退闲生活,长达八年之久。这期间,他留下了大量词作,数量和带湖时期差不多,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更加失望悲愤,作品的感情基调也更加沉郁忧伤。他时常在作品里回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抗金经历,缅怀自己的壮志豪情。虽然对现实充满了怨恨,但他抗金复国的理想却依然没有破灭。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十四岁高龄的辛弃疾再次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接到诏令后,他“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黄斡《与辛稼轩侍郎书》),立即赴绍兴就任。


这次起用他的是当时宰相韩侂胄。为筹划北伐,韩侂胄需要起用一些主张抗金的元老重臣以造声势,辛弃疾便成了他的一个筹码。嘉泰四年(1204),辛弃疾应召入朝。然而,宁宗和韩侂胄召见他,并不打算把他留下来主持用兵大计,只是采其名望为北伐装点门面。很快,辛弃疾被派往镇江任知府。


虽对自己不能参与前线抗金战事愤恨不平,辛弃疾到达镇江之后,仍在这一对敌用兵的要冲之地积极备战,很快建立起一支万人劲旅。对于韩侂胄等人不作充分准备就急于出兵北伐,他深感忧虑,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表明了其反对轻率冒进的态度。


不管辛弃疾抗金复国的意愿多么强烈,对国对民用心多么良苦,朝廷始终没有真正信任他。在镇江任上仅仅一年多,又因人诬以“好色贪财,淫刑聚敛”,他第三次被弹劾免职。开禧元年(1205)初秋,辛弃疾孤独凄凉地返回铅山瓢泉。


开禧二年(1206)五月,南宋正式下诏伐金。不出辛弃疾所料,宋军很快全线溃败。山穷水尽的南宋朝廷只好再次向金求和。金人提出,以韩侂胄项上人头作为议和条件。韩侂胄恼羞成怒,想再次对金国用兵,他又想到了辛弃疾。


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奏请朝廷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令其立即到临安供职。诏令到达铅山时,辛弃疾已经一病不起,他赶紧上奏请辞。就在此年九月十日,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含恨而逝。相传他在临终之际,还大喊数声“杀贼!杀贼!”


辛弃疾词现存六百二十多首,都是归宋之后所作。他被后人视为宋词发展中最重要的词人之一,不仅因为其作品数量巨多,并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更因为他在词的创作中大胆开拓创新,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辛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但也不乏婉约、平淡、清丽,甚至缠绵者。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从词的内容来看,辛弃疾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在苏轼手中,词的题材开始由传统的“花间”、“尊前”扩大到诗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辛弃疾进而将一切可写之事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他写政治,写战斗,写友情、爱情、家国之情,写山川景色、人生哲理,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清刘熙载《艺概》)


后世之人对辛弃疾的评价也非常高。清人王士《花草蒙拾》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辛弃疾也借用《买陂塘》的曲子,在上饶的博山上以自己的理解也写出了一首词:“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眉似是羲皇上,直作太虚名汝。溪上,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然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送我远游赋。”


这首词,一改《买陂塘》的悠然美静之音,换成了拍案的昂扬。不是单纯地摹拟自然山水,而是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把写景和咏物揉合在一起。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生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读后感到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所以后人称这首词为《山鬼谣》。


无独有偶,如同一首歌的回转蜿蜒一样,在元代的一位诗人,也用自己的理解,写出了更特别的一种风味。这个人就是元朝的李冶,他与某家是同乡,而且是古今诗人中的一个另类人物,于此不得不提。


李冶(1192-1279)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金代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


李冶生于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父亲李通为大兴府推官。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元氏县(今河北省元氏县)求学,对数学和文学都很感兴趣。《元朝名臣事略》中说:“公(指李冶)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1230年,李冶在洛阳考中词赋科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为官清廉、正直。1232年,钧州城被蒙古军队攻破。李冶不愿投降,只好换上平民服装,北渡黄河避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李冶定居于崞山(今山西崞县)之桐川。1234年初,金朝终于为蒙古所灭。金朝的灭亡给李冶生活带来不幸,但由于他不再为官,这在客观上使他的科学研究有了充分的时间。他在桐川的研究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其中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他的工作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不仅居室狭小,而且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食而奔波。但他却以著书为乐,从不间断自己的写作。据《真定府志》记载,李冶“聚书环堵,人所不堪”,但却“处之裕如也”。他的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在“流离顿挫”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李冶的《测圆海镜》终于在l248年完稿,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


1251年,李冶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他结束了在山西的避难生活,回元氏县封龙山定居,并收徒讲学。1257年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接受忽必烈召见,提出一些进步的政治建议。l259年在封龙山写成另一部数学著作-一《益古演段》。1265年应忽必烈之聘,去燕京(今北京)担任翰林学士知制洁同修国史官职,因感到在翰林院思想不自由,第二年辞职还乡。李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数学外,在文史等方面也深有造诣。他晚年完成的《敬斋古今注》与《泛说》是两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是他积多年笔记而成的。《泛说》一书已失传,仅存数条于《敬斋古今注》附录。他还著有《文集》四十卷与《壁书丛制》十二卷,已佚。1279年,李冶病逝于元氏。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这种半符号代数的产生,要比欧洲早三百年左右。他的《测圆海镜》是天元术的代表作,而《益古演段》则是一本普及天元术的著作。


古往今来诗人中文理双修,而且都是建树巨擘的,可能惟有此李冶了。那么是什么触动了李冶的文学灵感,从而使他涉足了文学,从而创作出了一篇不朽之作的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河北的大名府有一对相爱的男女,他们在那个年代没有取得媒妁之言就自己相爱,遭到了家族的反对,并要根据规矩惩罚他们。突然有一天,他们失踪了。人们都以为他们肯定是私奔了,可几天后,采莲人在荷塘中发现了他们,他们死后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时节,荷塘中开满了荷花,居然也为之悲痛,居然没有一株不是并蒂开放的。李冶听到了这个消息,心情为之悲痛,心潮起伏,也想起了这首著名的曲词。他奋笔疾书,依据音节,顷刻间也写出了一首词:“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脂胭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六郎夫妇三生梦,幽恨从来艰阻。须念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秋风不住。怅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


综前所述,这首词与众不同,也有了自己的风格,除了幽怨激动外,还倾诉了哀痛之音,较他词更有了蕴籍,读来缠绵回肠。因为句中有“请君试听双蕖怨”句,故后人将本词唤做了《双蕖怨》。


《摸鱼儿》词牌的故事讲完了,从它的不寻常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与时代和个人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一首曲调,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回应出不同的音色。正由于如此,才更加体现了词变幻莫测的抒情魅力。


历代用《摸鱼儿》曲调填词的诗人甚多,佳作频出,除以上外,最著名的要算元好问的《雁丘词》了。


章宗泰和五年,元好问十六岁,随继父到太原赶考。在汾河边遇到了一位猎人。猎人告诉了元好问一件奇异的故事:几天前,他捕获了两只大雁,雄雁脱网而出,雌雁则被缚网中。猎人将雌雁擒回家,雄雁凝望着网中的雌雁,一路跟随,在空中悲鸣盘旋不去。而雌雁亦在网中呜咽,不吃不喝。后来猎人杀死了雌雁,看到爱侣已亡,那雄雁竟一头从空中栽下,以头撞地,殉情而亡。

 

年轻的元好问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没有埋怨猎人的无情。他从猎人手中买下了这对大雁,将这对忠烈的爱侣埋葬在了汾河边,并用石头垒起了墓,为他们的爱情写下了一首《雁丘词》,用的是《摸鱼儿》的词牌: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因其题记上有:“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是未按《摸鱼儿》格律所填,曲调多是根据自己思绪自度而成,尽管词句掷地有声,但未被《钦定词谱》收录为范谱,但此词于民间流传甚广,金庸的小说里就引用过这首著名的词。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