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何永利诗词文学研究集《词牌传奇》之十:凉州词

2019-11-28 16:38|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说到凉州词,就要先了解古凉州的来历: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因此而得名。当时武威郡下属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次、鸾鸟、扑、媪围、苍松、宣 ...

说到凉州词,就要先了解古凉州的来历: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因此而得名。当时武威郡下属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次、鸾鸟、扑、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故臧。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置凉州,一直到西晋,姑臧均为凉州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此。


秦、汉、南北朝、隋唐,以至宋明,历经两千多年,这片被风沙裹携和烈日燃烧的赭褐色的土地上,总是烽火狼烟、干戈如林,战争的剧目频频上演,连绵不绝。

 

凉州是古代羌人息居之地。羌,就是“西方的牧羊人”。羌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华夏族一个部落的酋长就姓姜。姜、羌,文字上同根同源,也就是说,炎帝部落很可能就是东迁的羌人。


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他们击败了东胡,又驱逐了月氏人,河西走廊的羌地也受到了侵略,祁连山下丰美的牧场成了匈奴人纵横驰骋的天地。剽悍、骁勇、“善骑射”的匈奴人不断南下侵犯汉境。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几代皇帝,因汉业初创,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但匈奴贵族贪得无厌,不时骚扰汉庭。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气宇宏瞻,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霸主,决心要解决河西走廊问题,要同匈奴决一雌雄。


汉武帝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率军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首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了河西走廊的东端,并获得了匈奴的祭天金人。武帝陈列于甘泉宫,以示武功,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命名此战场为武威,以此来炫耀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

 

由于连续对匈奴人用兵,匈奴屡遭失败,不得不远走他乡,河西走廊完全被西汉王朝控制。到了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郡,后又设金城(兰州)郡,被称为河西五郡,其行政机构和内地完全一样。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到了唐朝初年,由于隋末天下大乱,河西走廊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族、吐谷浑割据。唐高祖李渊统一天下后,深感凉州地理位置的重要,特别任命善于征战的儿子李世民为凉州总管。但李世民并未就任凉州,李渊就派了黄门侍郎杨恭仁为安抚河西的大使,并专任凉州总管。从建国到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而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凉州是当年的前线总指挥部。《资治通鉴》载,唐开元年间仅二十九年,在这里就进行了二十四次大的战役。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所付出的代价,真是血流成河,尸堆成山。贞观余烈,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相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


说完了凉州的由来,我们再说凉州词是如何产生的:

 

早在西汉年间,汉武帝派到凉州的将领们,在开疆拓边时,就把从凉州得到的音乐带回长安宫廷,由当时宫廷乐府主管李延年列入乐府之中,做为宫廷乐舞中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  


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印度、波斯、罗马等国的商队、使节、学者频繁往来于河西一带。当时的凉州,不但“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而且还有不少西域和印度、中亚的商人、高僧在这里定居。作为当时的一座国际性城市,中原文化要经过凉州向西域传播,西域文化也要在凉州经过一定时间的消化、吸收再传播到中原。公元四世纪中叶,天竺(印度)乐舞传到了凉州,歌曲有“沙石疆曲”,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铜钹、贝等。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流行的清商乐也传到了凉州。印度音乐、西域音乐和汉族音乐经过长期的融汇,逐渐形成了《西凉乐》这种较为完整的套曲。由于《西凉乐》吸取了中西音乐的长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后来成为隋唐燕乐中最早的一部大曲。


据文献记载,《西凉乐》有许多风格独特的乐舞曲,其中名曲有《扬泽新声》、《神白马》、《永世乐》、《燕支行》、《慕容可汗》、《吐谷浑》、《婆罗门》、《敦煌行》等等。《西凉乐》所用的乐器有钟、磬、弹筝、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小筚篥、横笛、腰鼓、檐鼓、铜鼓、贝等十几种。这些乐器,有的是周秦以来的汉族乐器,有的是从西域和印度传来的。《旧唐书•音乐志》云:《西凉乐》“最为闲雅”,其旋律十分优美动人,风格独特。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西凉乐》的乐谱没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听到了。

 

所谓《西凉乐》就是吕光西征时,得于龟兹,后在河西加以改造而定型。其特点是以龟兹乐为基础,混入了传统汉乐的成分,如编钟编磬之类,名曰秦汉乐。后凉之所以有条件对龟兹乐作如此改造,实在是因为河西经前凉而留存了魏晋宫廷乐,吕光西征之初,亦获赐乐队。沮渠得于后凉,拓跋得于沮渠。《西凉乐》得名于北魏。北魏也曾对西凉乐略施改造,并奉为国家正乐。西凉曲之堂皇地位,由此确定。北朝虽然另外直接从龟兹引入了乐队和乐曲,但是未经改造,保留了龟兹乐的基本面貌,因而与西凉乐很不相同,得以各自存在。《隋书》卷27百官志中,就记载北齐中书省“司进御之音乐”,下辖三个乐团,每乐团各四支乐队,即西凉四部、龟兹四部、清商四部,而西凉四部和龟兹四部的长官是同一个人,即西凉部直长。


凉州乐和龟兹乐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旧唐书》卷29音乐志二:“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说明经过改造的西凉乐,降低了打击乐器,特别是胡乐中十分重要的鼓乐的比重,而以管弦乐为主。因此,作为伴舞的音乐,《西凉乐》比不上龟兹乐,则更适合于演唱。


《凉州》大曲便是在《西凉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元年间,凉州都督郭知运将此曲进献给朝廷,受到酷爱音乐的唐玄宗的欣赏,经常演奏于宫廷,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一部套曲,当时也称为《凉州歌》。


说到了郭知运此人,就要稍费笔墨介绍一下了,因为据《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凉州歌》、《乐苑》记载:“《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说明是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由于这些曲谱产生了曲调名。到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写新词延长起来,《凉州词》才得以流传。看来,郭知运应该是《凉州词》的奠基人。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郭知运的生平:


郭知运字逢时,生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瓜州晋昌(今甘肃玉门关附近)人。

 

郭知运“长七尺,猿臂虎口”,年轻时以格斗勇猛而补秦州三度府果毅,后来他跟随大将郭虔征讨突厥,以功加右骁卫将军,封介休县公(时汾州辖县)。
郭知运的一生是在征战之中度过的。就在他加官进爵后不久,突厥将又率兵进犯渭源(今甘肃渭源),劫掠去当地民众的牧马,于是朝廷命令他率军前往征讨。战斗中,他与另外两位大将互为犄角,大败突厥军。此役获胜后,郭知运进官冠军大将军,兼临洮军使,封太原郡公,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银数以万计。其后他又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鄯州都督。当时已投降唐朝的突厥人阿悉烂等人又率众反叛,并且把朝廷委派的单于副都护张知运抓走。郭知运奉命前去追捕,在一山谷将突厥军打败,使其丢掉仪仗落荒而逃,救回了副都护。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他率军大破吐蕃,“献俘京师”,名震一时。第二年,他又带领一支轻骑兵夜袭敌营,缴获了大量的精甲、名马和牛。不久,他又率军平定了另一起胡人的叛乱。不断的东征西伐和屡战屡胜,使他获得很高声誉,朝廷拜他为左武卫大将军,授一子官,并赐给他金帛等许多贵重之物。而他也为唐朝西北边境的安定奋斗了一生,最后病死在军营中。


史称郭知运屯兵西方为“戎夷畏惮”,他与另一大将王君奂在征讨的战斗中功名相当,被人们合称“王郭”。郭知运去世后,皇帝命人将他的功劳刻在他的墓碑上,后又将其牌位配飨太公庙,并给他封赠谥号为“威”。


郭知运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将领,在凉州军民中口碑甚佳,在他死后有个民间传说证明了这一点,据《广异记》记载:开元年中,凉州节度使郭知运出去巡察,离开凉州百里地后,在驿站暴死,他的魂就离开了身体,让驿长锁住房门不打开,他的魂就返回府衙中,他的随从都不知道。郭知运回到家里四十多天,处理安排公私事结束,就派人去驿站迎回自己的尸体。棺到了以后,他的魂魄亲自看自己的尸体装殓完毕,就和家人告辞诀别,投身入棺,于是不再出现。一个人死了,魂魄还挂念着工作,把亲人都置之度外,灵魂把工作处理完再走,真的让人感动啊!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谈论《凉州词》。

 

大家知道,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皇帝精通并酷爱音乐,在宫中蓄养着数百人的乐团,号称“皇家梨园弟子”,从而促进了社会上音乐歌舞的流行。而《凉州歌》新鲜活泼,曲调感人,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故尤为人们所爱好。这些《凉州歌》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作“曲子词”。


“曲子词”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制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遍,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种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


但尽管可以作出上述大概的描述,但关于《凉州歌》是诗还是词的归属仍然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它与律绝诗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另一方面它的依曲拍为句、按曲谱填词的基本规则又有其独立的特点。各人着眼点不同,对《凉州词》的看法也就不同。大致上我们可以说:首先,《凉州词》是燕乐的产物,燕乐大盛于开元、天宝年间,这是词的发展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词的雏形阶段。这个时候,文人的创作,基本上还是齐言的,演唱时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这些似诗的句子怎样和音乐相配合呢?《凉州歌》乐曲虽然具有肃杀悲怆的特点,但它的曲拍声调与诗尤其绝句有很多相合之处,不但是《凉州歌》,还有《竹枝》、《浪淘沙》、《杨柳枝》等曲调的歌辞,与格律诗并无多少区别。在一些大曲中,大概也有比较严整、可以直接用五、七言形式填入的段落。如《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为杜甫七绝《赠花卿》,《明皇杂录》所载《水调》为李峤七古《汾阴行》的末四句,或许就是这种情况。但不难想象,以此类句子入曲必然也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应曲调格式,就需要作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等;据宋人沈括、朱熹等的解释,在唱这些类似齐言的歌辞时,还需要加入“和声”、“泛声”,才能和曲拍相合。这最终导致文人直接按曲拍作词,如刘禹锡就在其《忆江南》二首题下注明:“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这样,就形成了《凉州歌》独特形式,《凉州词》以歌曲形式出现在皇宫和市井之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都令男孩儿们胸怀起伏、时忧时壮。大唐盛世有那么多诗人竞相以《凉州词》这一乐府曲名作词,或写尽大漠荒凉、旷野雄奇之景象,或抒扬征战之壮志、边塞将士之豪气、战事之激越惨烈。唐诗有一千八百首边塞诗,而边塞诗又有一百多首冠有“凉州词”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许多诗人并未来过凉州,凭着浪漫主义的想象,也写了不少凉州词,抒发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成了千古绝唱,由此亦可见得当时凉州的名气。


既然提到了王之涣和王翰,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这两位著名诗人的故事: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正确的讲,是在现在北京出生的。可他的老家却是“本家晋阳,宦徙绛郡”,晋阳,今太原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他少有侠气,从小爱跟着那些纨绔子弟到处游玩,击剑悲歌。以玩闹派。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记载说他“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 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其实他从小不怎么认真学习,屡考不中,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学历的意思。后来凭着父亲王昱的老关系,走后门做了个小官,调补冀州衡水县主簿,也就是给县长做秘书。在做主簿时间,他出了件风流韵事。
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出入县令李涤的家,因为他风度翩翩,文采出众,被李涤的三女儿当成了偶像,两个人经常接触,就偷偷相爱了。那时候,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可他不管这些,两人如胶似漆。李涤知道后怎么能同意啊,但可能是女儿怀孕或者碍于名誉等什么原因,最后默默承认了这段婚事,反正那时候没有重婚罪限制,娶几个老婆也没有关系。


但可惜了这个痴心的三姑娘,据记载: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 15 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唉,这就是痴情人的下场!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我们继续叙述王之涣生平。

 

后来,有人把他走后门当的官与品德不良,勾引上司女儿的事情上告给州里,他被免官了。下岗后没了工作,只好到处游玩,好歹说家中还有些老本,就坐吃山空地过一天说一天了。他“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就这样,在家里晃悠了15年。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混日子也不是个办法,便劝他入仕。最后他也想通了,找关系花钱补了个官---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在文安做的不错,以职风清白、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比如传流甚广的“审问恶狗”的故事,使他扬名;尤其是“文安放粮”的事情,让他声名鹊起。


那是他到文安县的第三个年头,文安闹起天灾,旱魃、洪魔、虫祸,联翩而至。秋天,颗粒无收,文安百姓已是家家断粮,户户断炊了。他连写了几份奏章,要求皇上开仓放粮,但是半年过去,泥牛入海,毫无音讯。王之涣愁眉不展,夜不能寐。一天,他闷闷不乐地来到一家小酒店,想借酒浇愁。谁知刚刚坐下来,进来一老一少,老者六十多岁,少者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饿得面黄肌瘦,两只大眼睛怯怯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她牵着爷爷的衣襟,躲在身后。这时酒保走来大声驱赶,王之涣制止酒保,并命他:“再加两个菜,拿几张饼来!”老人热泪盈眶,述说他们是河东人氏,家乡闹灾,儿子媳妇已饿死,自己便带着孙女来讨饭,说着便急忙跪下:“客爷,你行行好吧,收下这孩子,她会烧火做饭,打水扫地……客爷,孩子跟着我也是饿死,就让他跟着你留条活路吧。”王之涣见孩子可怜,便收留了。


回到县衙,他越想越难受,怎么办?灾情越来越严重,死人越来越多,等圣旨,至今杳无音讯;不等圣旨,私开官仓,要犯杀头之罪呀!王之涣辗转一宿,难以入眠,最后下决心,开仓赈灾!……老百姓得救了。消息传到朝廷,皇上大怒,立即命钦差到文安捉拿王之涣。幸亏有在朝做官的好友保奏才免死罪。随后,王之涣丢官,萍游四方,并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杜甫。他西游长安又结识了岑参、储光羲、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畅当等名诗人。

 

常言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这些名诗人在一起,肯定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了,王之涣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诗词功夫本来不错,加之与这些高手经常厮混切磋,水平自是日渐提高,寻常人不能相比了。没有几年,他的诗名便已声震海内,所作之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其诗用词朴实明快,然意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其中《凉州词》尤为大气磅礴,韵调优美,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便可说明当时人们对王之涣诗名的崇拜。


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来旗亭小饮,正好有十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各擅诗名,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则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诸伶因他们大笑而见问,知是王之涣等,非常高兴,即拜请他们入席。旗亭画壁,遂成典故。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从此可见当时王之涣《凉州词》之影响。


王之涣的诗作很多,但在《全唐诗》第二百五十三卷中仅载有六首,《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各一首,《凉州词》二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特别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代被人们广为传诵,被章太炎先生称为“绝句之最”。《登鹤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为千古名句。而此六首,足使王之涣诗名与宇宙共存。至于所谓的沙河之争,杨柳之疑,乃后代文人酒足饭饱,咬文嚼字的习俗,不足为论也。


传说因为王之涣的表弟在王之涣死后帮其整理诗集,不小心将他的诗集烧了。本来烧了也还是可以补救的,大不了再从民间去收集。想来那个脑袋进水的表弟也没当回事。这一烧就烧掉了多少篇“百日依山尽”,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真是不可估量。

 

说了王之涣,就不能不表王翰,说来也巧,他们同姓王,也同是山西人,更同是盛唐诗人。据推论王之涣生卒688~742年,而王翰生卒于687至726年,但两个人从无诗词来往。两个原因,一个可能是国家太大,可能彼此相闻诗名,但所在地域遥远,无缘得见。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所处的文人圈子不同,就与现在文人圈一般,李四圈有李四圈朋友,张三圈有张三圈的团体。尽管相识,但不交厚,故不往来。闲话少说,我们依旧从王翰生平讲起:


王翰、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据两唐书本传介绍:“少豪荡,怯才不羁,喜纵酒,枥多名马,家蓄妓乐。翰发言立意,自比王侯。日聚英杰,纵禽击鼓为欢。”豪荡不羁,纵酒无度,家里还养着很多名马和美女乐队,自己夸自己是王侯一般。每天不干别的,斗鸡溜狗玩打击乐。这是什么形象啊,整个一花花公子啊。八个字,富豪之家,纨绔子弟。


但他还是有点真本事,在睿宗景云元年,才二十出头,便轻轻松松考上了进士。第二年赴长安参加吏部铨选考试,吏部把考试结果公布在西街,他闲着没事,竟然与朝廷开起了玩笑,自己也整了个“文士排行榜”,就贴在了吏部榜文的对面,把当时数得着的文人一百余人,按才气划分为九等,第一等里面就只有张说、李邕跟他自己三个人。张说是宰相,号称“大手笔”;李邕是大才子,才气高得连他老爸李善都瞧不起。他把这俩人归入第一等,是没得说。可他却只是一个刚上榜的毛头小伙,竟然与此两人并列,也未免觑天下文士如无物吧?相传这个排行榜一出,观者如堵,这样一来,弄得人人侧目,几乎成了全国文人的公敌和笑谈。皇帝焉敢用他呢,在张说等人的庇护下,虽然没有被治罪,但也不会启用,他只有乖乖地回到了太原老家。


过了几年后,太原换了个领导,他们很快就认识了,《旧唐书》本传中记载说:“并州长史张惠贞奇其才,礼接甚厚,翰感之,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看起来他与张惠贞的关系,也就是在一起对对诗,然后在酒席上献上劲舞一曲,博得其喜欢而已,并无过深的交情。所以,张惠贞在太原任并州长史之间,并无任用王翰,没有给他一官半职。可能是对他有看法。


直到张惠贞入朝后,张说为并州长史。张说复职,开元八、九年为并州长史时,王翰的命运才有了转折。


这里,要回叙一下张说事。


宰相张说犯事,被贬到岳阳、北平等地做了几年地方官以后,因了苏镒的几句好话,被调到太原做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接替张惠贞的职务。他来后,想到当年王翰排榜的事情,觉得他还是自己可用之人,就启用他到昌乐做了县尉。


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王翰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书正字之职,又擢驾部员外郎。张说当时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坛上俨然是一宗主,尤重词学之士。由于他的汲引,一批文人学土如张九龄、贺知章等常游其门,王翰也在其中,因此得与张九龄等名诗人交往。

 

但王翰仍然改不了他的张扬浮躁的毛病,在做官期间“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因此,等张说再次被罢相后,王翰就被赶出了京城,到汝州做长史,然后又被调到仙州任别驾。没有了张说的扶持,王翰的官越做越小,做官的地方也越来越荒僻。王翰心气高傲,哪里受得了这样的鸟气,于是连日常事务也懒得管了,天天带着一帮哥们“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上司哪容他这样对待工作,干脆再贬,将他弄到更远的道州做司马,他还没有到达道州,就死在了半路上。


王翰仕途不得意,吃亏在他的张扬和他豪放不羁的性格。而他的这种性格,却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名诗人。他的诗,感情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凉州词》为历代传诵之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当时著名学者徐坚与张说品论文坛人物,问张说今之后进,文词孰贤,张说有“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液”等语,知其文亦为时人所重。

 

当时有个大学士杜华,非常有才气。他的母亲说:“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想学孟母故事择邻而居,选择的最好对象便是王翰,于此可见王翰当时名气有多大。


《凉州词》中,孤城一片,苍山万仞,悠悠白云,黄河远去。诗里面的一切都是死亡般的沉寂,是大自然的静默。王之涣、王翰还有王维、岑参、李欣、李益等边塞诗人,他们有的来过凉州,有的并未来过,却借凉州这个“酒杯”,来浇自己心中忧国忧民的块垒。他们或浅酌低唱,或狂吟浪醉,烈酒冷梦,感念畴昔。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悲怆凄凉,直透肺腑,也只有他们放浪江湖的豪气,才写出这般震撼千古的绝唱!

 

凉州词是为凉州而写。而今,凉州词依然在,凉州已是物是人非。多少人默念着这撼人的词句,咀嚼着她的内涵前仆后继。当然,不只是为诗,最重要的是一片拳拳的爱国之心。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