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东垣传奇》第五章:道武帝生死滹沱河

2016-5-28 21:06|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太行山前滹沱河流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其是中国北方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成为物产丰富、轻纺工业发达的富庶之区,成为处于扼燕晋咽喉、居南北通衢要冲的交通要道,以东垣(真定) 为中心的这一区域成为战略要地, ...


     拓跋珪一念郡城移

    就是在398 年这一年,拓跋珪兴致勃勃地登上常山郡城真定城,向滹沱河北眺望,隔河而踞的一座城堡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这座城堡名安乐垒,是一座军事堡垒。

    这种军事堡垒的构建,兴起于东汉。在公元2世纪初起,北方少数民族对河北中西部地区频繁侵扰,为了抵御这种侵扰,东汉王朝和民间开始筑造各种用于自卫防御的城堡—— 坞堡。

    真定一带的坞堡,初兴于东汉。汉安帝永初五年(111 年),羌人进攻河东(山西东部),为防备抵御,汉安帝诏令常山、中山等郡筑坞堠616 处。

    到十六国时期的80 多年(312 一398 年) 间,是河北地区战乱频繁的时期,为了适应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十分重视城垣、坞堡的建设。不仅不断强化各级城市的防御和战备功能,而且在东汉时期创建的数百处坞堡的基础上,又在一些重要渡口、要塞等战略要地修筑了一大批新的军事堡垒,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其中一些坞堡,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名城重镇,在一定区域内发挥着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重要作用。石家庄域内比较有名的坞堡,如井陉西缘的董卓垒(今娘子关城垣旧址)、新乐的义台坞、藁城的柏肆坞、赵县的十万垒(今赵县南1里)等。而在拓跋珪和后燕的争战中,义台坞和柏肆坞都是后燕据守的重要据点,双方在这里发生过激战。

    而此刻拓跋珪视野内的安乐垒,大约建造于公元350 年,是前燕大将慕容恪,为与冉闵(内黄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占据的常山郡城真定(东垣)相对峙,隔滹沱河,在河北岸,与真定城遥遥相对而修筑的军事堡垒,是防守渡口的军事堡垒,其位置在今正定城。

    安乐垒以及其他坞堡的形制、规模,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从相关的出土文物了解这些坞堡的侧面。在今石家庄市辖各县(市) 及保定市各县,曾出土了大批汉晋至北朝时期的坞堡建筑模型—— 陶楼,造型华丽,建筑精良。这些陶楼虽为冥器或模型,但反映了汉晋坞堡建筑的高大奢华。尤其无极县南池阳村出土的东汉时期绿釉陶楼高丽绮伟,共4 重檐6 层,是汉晋坞堡建筑中瞭望楼的缩影。

    可以想见,拓跋珪面对如此坚固城堡,又闻其名为“安乐垒”,内心不定怎么赞赏呢。

    兴致所至,萌生出了改变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历史命运的主意。《元和郡县图志》17 卷《河北道恒州》是这样记载的:拓跋珪“北望安乐垒,嘉其美名,随移郡理之。”

    拓跋珪为什么这么喜欢“安乐”这个地名?他是想起了首都盛乐,从北盛乐,到南安乐,寄予了在中原扎根的宏图大愿呢?亦或是长期征战,厌倦了,这时希冀安乐呢?

    总之,不管拓跋珪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因了他的一念起,就把常山郡治从滹沱河南,移到了滹沱河北的安乐垒。安乐垒,这座十六国时期修筑的军事堡垒,从此成为一郡之城,在此后的一系列战争中,不仅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而且不断地得到扩建和加强,成为一处新的名城重镇。到隋唐时期,安乐垒变为真定城,开始了石家庄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新纪元,迈入了石家庄古代中心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真定(正定) 阶段。

    东垣(真定) 这座雄踞滹沱河南岸的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历史。正可谓“君王一念起,郡城渡河忙。东垣成历史,真定续辉煌。”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