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民俗民艺 查看内容

刘剑新:涿州横岐调考察报告

2016-5-23 09:25|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刘剑新

摘要: 横岐调源于北方俗曲,是一种具有400余年历史的民间地方小戏。因了长期流传于河北涿州的横岐村,所以得名为横岐调。横岐村又分南横岐、北横岐和西横岐。其中南横岐,东临北拒马河,西依太行山麓,是横岐调剧种的发祥地 ...


    这次听了剧团正副团长的详细介绍,我不仅对横岐调的唱腔与板式有较清楚的认识,而且对于横岐调历史的渊源也加倍了解。远在明朝万历年间,两位刘氏兄弟逃荒,流落到南横岐,哥俩就在村里和附近的村庄,靠给人家打短工或教唱小曲儿为生。时间长了,村民们逐渐爱上了这种从未听过的,别致而有趣的小曲儿,纷纷学唱。当时的乡族首领迎合村民们的心愿,出面予以组织。于是发展成一个以唱“坐台腔”为主的戏班子。又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坐台腔”演出时,不仅化装涂彩,而且按行当角色唱演剧目,终于演变成一种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全能的地方小戏。南横岐原先有座古庙,戏班子经常在古庙山门前演出。后来,村里在古庙南面的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坐南朝北的戏楼。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清代,横岐调进入了她的鼎盛时期。无论节日庙会、祭神祈雨,还是喜庆丰收、婚丧嫁娶,甚至村庄之间的交往,都要有横岐调来助兴。南横岐这座书写着“乐善不倦”的大戏楼,是于1968年村里拆掉旧戏楼后盖起来的,延用至今。

    横岐调在众多的戏曲艺术中间,“也可以说是具有自己独特之处的”。1981年文化部在涿州召开“京津沪文艺座谈会”期间,集表演、导演于一身的著名男旦闫锐(艺名闫福蕊),奉命彩唱《小姑贤》和《黄河阵》中“三霄女采药”一折。 文化部及与会文艺界人士,予以较高的评价。2006年,横岐调剧种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员们备受鼓舞。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横岐调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剧团添置服装道具,招收新演员,鼓励排演新剧目,为横岐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横岐调虽属地方剧种,但多唱以生、净为主角的袍带大戏。横岐调演出剧目可考者有140余出。传统剧目以神话传奇为主,大多取材于《封神榜》《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如《西岐》《摘星楼》《黄河阵》《黑河岸》《渭水河》《子母河》《天飞闸》《二下天》《五雷阵》《黄金塔》《西游记》《无底洞》《打松林》《张四姐落凡》《大仙姬落凡》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目有:《义侠记》《戏叔》《反庆阳》《发配》《忠节义》《全忠孝》《龙宝寺》《回窑》《报盔》《王昭君》等。取材于家庭生活的剧目有:《赶斋》《卖线》《下店》《吵店》《训子》《休妻》《十万金》《丝绒记》《鸳鸯配》等。多年来老艺人们集众人之智慧,把一些历史故事、古典小说自编成戏,供剧团演出。如《千里驹》《小八义》等连台本戏,可随排随演。四、五十年代还自编自演了《改造懒汉》《解放妇女》《磨房产子》等小戏。横岐调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但汲取姊妹剧种的艺术元素,而且移植了不少剧目。如《赵氏孤儿》《杨门女将》《雏凤凌空》《杀狗》《芦花记》《三进士》《王小赶脚》《小姑贤》《花为媒》《潘杨讼》等。新中国成立后剧团排演了不少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如《白毛女》《农民泪》《血泪仇》《刘巧儿》《小女婿》《兄妹开荒》《抗美援朝》等。六、七十年代相继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等大型现代戏。
     
    我们非常幸运,能近距离地与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们交谈,并欣赏到他们的精彩演唱。张团长首先给我们清唱了他在《哪吒闹海》中饰演太乙真人的唱段。八旬老人李志勤工老生,清唱了《潘杨讼》选段中的“调寇”。接着年逾古稀的饰演小生的胡香瑞阿姨,清唱《小八义》中的选段。均由63岁的琴师胡文强伴奏。

    下午演出之前,演员们化好装换好行头。我们与演员们一起,亲切地感受着横岐调的艺术魅力,零距离地体味着“哪吒闹海”的神话故事。东海龙王的饰演者是龚俊泽。我一边与他聊天,一边看化装师如何给他打油彩和勾脸。不多时,一个栩栩如生的东海龙王就站立在我的面前。扮演太乙真人的张团长,依次给我们介绍剧团里的演员。饰演哪吒的郭晓坤女士,年轻时在涞水河北梆子剧团当专业演员,嫁到南横岐村后便开始改唱横岐调 ,工娃娃生。饰演石矶娘娘的女演员也忙着化装贴鬓子。长桌上一大盒五光十色的头饰,不一会儿就分别属于不同角色的演员了。

    下午的演出还未开始,乡亲们便穿着冬日的棉衣,冒着呼啸的北风,早早地等候在戏楼前的广场上。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凳子,有的靠着自家的三轮车。观众中既有中老年人,又有返乡回家过春节的年轻人。两点整,随着锣鼓的响起,大幕徐徐拉开。《哪吒闹海》开始演出。今年春节,我们来南横岐村,与乡亲们一起观看横岐调,非常开心,非常激动。台上的演员们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全然到位,一丝不苟。这不无精彩的横岐调大戏,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掌声。
    
 涿州横岐调,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璀璨的戏曲星空中,俨若一颗闪亮的小星。她以独特的曲调旋律,别样的音乐元素,始终延续着艺术的生命。她是扎根于这方沃土的民间小戏,也是这方民众的文化之魂。传承保护这个小剧种,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12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