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明德天地 > 查看正文

孔子终身学习观的立德树人价值

信息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11-01  发布者:admin
   摘要:终身教育思潮的出现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要学习。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只要生活继续,学习就不止。孔子的终身学习观是成为文质彬彬君子的过程,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统一的过程。 
  关键词:终身;学习观;价值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问世以来,终身教育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随后《学会生存》一书出版,从此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终身教育成为主流思潮。这种思潮要求“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学习。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矩。”(《为政》)这是孔子终身学习观的体现。 
  一、孔子的终身学习观: 
  (一)“彬彬君子”的终身学习目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为了认识自己,进而提升自己,最后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跨越的高峰也是自己。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再此认识上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正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学习是为了修养自我,弥补不足,逐步走向文质彬彬的君子。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无论是文胜于质,还是质胜于文,都是人的内外不和谐的状态,寻求内在的质与外在的文均衡发展,将属于人的性质迥异的两种属性融合在一起,达到文质彬彬的“思无邪”的君子状态,这是永无止境的,毕生的事业,志于学即终身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君子。成为君子不仅仅是静态的认识,而是动态的过程。 
  (二)“求道务实”的终身学习态度。确立学为文质彬彬君子的学习目的以后,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孔子的终身学习态度包含两点:一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的求本求道态度,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务实求真态度。 
  三十而立是内立于“仁”,外立于“礼”。孔子所说的“志于道”就是仁道、礼道。“志于道”意味着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道的认识并不是盲目静态的,而是长期永久的、一辈子的事业。正如孔子所说七十从心所欲不越矩,“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终身孜孜不倦的求本求道,安贫而乐道。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理想。学习不在于追求名与利,而在于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成人之道。 
  务实求真的学习态度体现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上。学习就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最忌讳不懂装懂,弄虚作假。通过学习认识真实的自己,知道自身的缺点,才能知道自己学习的起点,学到新知识。 
  (三)“志”、“学”、“思”“行”的终身学习过程。孔子倡导的终身学习过程,是“志”、“学”、“行”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志”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是获取知识技能的保证与条件,“思”是终身学习的检验标准,“行”是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志”的终身学习过程。 自古以来,往圣先贤教人要“立其志”。因此孔子说:“志于学,志于德,志于道”三个层次,循序渐进。道就是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 
  “学”的终身学习过程。“学”是连接“志”与“行”的桥梁,是“心志”与“身行”的结合之道。孔子“学”的过程包括博学,近思,切问三个环节。孔子知识学习是学思结合过程,正如他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行”的终身学习过程。“行”是知识的巩固与运用过程,也是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对所学知识要及时运用、践行,乘热打铁,以便巩固知识。孔子特别重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明确表示将知识用于实践。 
  (四)“好之乐之”的终身学习动力。从孔子的教育实践和言论来看,他非常重视“三学”,即知学、好学、乐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知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愿意去学习。孔子自述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即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只有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才会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必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使学生“好学”。好之不如乐之即乐学,愉快地进行学习,乐学与人的情感有关。他倡导“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是一种乐事;体验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 孔子终身学习观的立德树人价值 
  立德即人内在的知、情、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孔子的立德树人模式是知、情、意、行亦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认识在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孔子所说的成为文质彬彬君子的过程。 
  (一)“仁智统一”提高道德认识的价值。在孔子看来“志”与“学”都是认识的范畴,志是认识自己,学是认识外部世界。认识是形成仁德的前提条件或必要基础,对仁德没有正确的认识,或是说,只是“好仁”而不努力学习提高认识,是不可能自觉具有仁德,甚至会为愚蠢所蒙蔽。 
  (二)“好恶并包”发展道德情感的价值。孔子不仅注重道德与认识的一致,同时关注道德与情感的结合,他认为任何道德品质总蕴含一定的道德情感。他说:“唯仁者能好认,能恶人。”(《里仁》)可见仁德包含“爱”与“恨”两种情感,必须爱憎分明。还有“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把道德与情感的关系体现的更加深刻与全面。智、仁、勇是道德范畴,古代称为“三达德”,而忧、惑、惧都属于情感。道德都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德与情是统一的。 
  (三)“志信守恒”锻炼道德意志的价值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要想形成道德品质、完成道德行为,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孔子重视‘志’‘信’‘恒’,志言决心,信言信心、信念,恒言恒心,犹道德意志的坚持性。孔子的“志于仁”即追求道德最高境界的决心,成为君子。对这个追求还要有“我欲认,斯仁至焉”的充足信心,在信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信念,才能有“死守善道”恒心,有了这个恒心,才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志士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 
  (四)“慎言敏行”训练道德行为的价值。孔子重行,主张慎言敏行、德行统一。培养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基本的主张是慎言敏行,注重少说多做,不说空话、大话、假话,孔子对敏于言的宰我白天睡觉之事勃然大怒,就是为预防他变为“巧言令色”之徒 。孔子还主张德行统一,从十五志于学到从心所欲不越矩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目的。可见孔子的学习跟德行有关,如果德行没有改变,学再多的知识也无济于事。 
  孔子的终身学习观要求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终身将“志”、“学”、“思”“行”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以提升学习动力,在学的基础上培养德行,使人内在的知、情、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最终成为成为文质彬彬君子。(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设. 
  [2]傅佩荣.孔子的生活智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 
  [4]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大学出版社. 
  [5]沈敏荣.仁者无敌 仁的力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