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何永利诗词文学研究集《词牌传奇》之十九:诉衷情

2021-4-15 10:02|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历史上,若论学习《离骚》最到家的,非唐玄宗李隆基莫属了,他只用其中的一句诗“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便创作出了一个叫做《诉衷情》的曲子。而这个曲子也在皇宫梨园中经常演唱,逗引着那些常年得不到皇 ...

历史上,若论学习《离骚》最到家的,非唐玄宗李隆基莫属了,他只用其中的一句诗“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便创作出了一个叫做《诉衷情》的曲子。而这个曲子也在皇宫梨园中经常演唱,逗引着那些常年得不到皇上临幸宫女们的无限遐思,将好端端地良家女子弄成了一个个思情怀春的意淫荡妇,在琵琶与笛子的发泄中得到满足。

而真正使这个曲子变成曲子词流行于后世的,是晚唐的一个叫做温庭筠的著名诗人。他本名岐,字飞卿,山西祁州人。据说在他先祖时候,县东十里有一村坐落在昭余池畔,取名“昭余村”。前汉宣帝年间,天降陨石跌入昭余池内,很多人入池取宝,均葬身池中,村人视为不祥。多年后,昭余村迁来一户温姓人家,户主温天阳乃当世高人,精通奇门遁甲之术。一日,温天阳到池边观景,冥想后雇请精壮汉子潜进水中,将一包袱挂在池底陨石上。相传温天阳算出池中石头乃文曲星落下,故将温氏先人骸骨放置于包袱内,挂于文曲星之上以求发达。从此村内温族俊彦辈出、人才济济,“昭余村”也改为“文曲村”。后汉建武年间,温姓人次房中举入朝被封高官,“文曲村”再改为“温曲村”。后晋时,昭余池水干枯,陨石不翼而飞。后来温氏族人又看好风水举族迁往了溪碧湖畔,即今日的祁县会善村。这一迁,就迁出个几百年后的一个诗人温庭筠来。

他是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温彦博也是唐代的一名著名诗人,《唐书》有记载。在这样一个先祖家风影响下,温庭筠自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了。据记载,他“生于贞元十七年,幼时便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作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其作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卒于咸通七年(866年),享年66岁。《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有其词六十六首。诗与李商隐齐名,《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温庭筠的词作,柔软旖旎,读来唇齿留香,不禁让人想象到温庭筠可能是位倜傥潇洒、玉树临风的英俊书生。其实不然,他实际上是个丑八怪。在他多个外号中,最有名的就是“温钟馗”,连鬼见了他都要吓跑。光从这个绰号,就知道他起码属于严重影响市容那类型的,以至有传闻道:这哥们儿就是因为尊容太吓人,所以才一生混得不如意。


和所有大才子一样,温庭筠少年就有美名。他到江淮一带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姚勖很看重温庭筠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也是鼓励后辈发奋科举上进的意思。不成想温庭筠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钱一到手,全都拿来花在三陪小姐身上了。姚勖知道了气得不轻,拿板子打了温庭筠一顿后把他赶走了。

以后他进士高考不中,温庭筠的姐姐固执地认为,这全赖姚勖当年打了他。考试落第和多年前屁股上挨一顿揍之间的必然联系,按照通常逻辑是不容易演绎出来的,可她硬是推算出就是因了这个,弟弟才落得这般光景。后来姚勖去拜访温庭筠的姐夫,他姐姐听到了,马上冲到客厅,一把拽住姚勖衣袖连哭带闹。姚勖没想到那么一笔拐弯抹角的陈年旧账会飞到自己的脑袋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时就傻眼了。温庭筠的姐姐这才说:“我弟弟年轻风流,叫两回三陪也是人之常情,至于暴揍一顿吗?现在闹得他一直没有混上个官职,全是你的错!”越说哭得越伤心,旁人好一通劝才算放了姚勖的衣服。姚勖被这飞来横祸吓蒙了,回去回过味来后越想越添堵,就此气出一场病来,把老命给气掉了。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温家人的脾气是何等的厉害。

其实,温庭筠屡考不中,并不是姚勖之过。他在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岁才开始应举。第一次未中,只得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是这样的:由于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殃及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士。科考不第后,他在雩郊住了两年,用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后来他又参加了几次考试,依是不中,不中的原因倒不是他没有才学,温庭筠可不是个浪得虚名之人,不但文思敏捷得吓人,音乐方面也是大拿,号称只要是有弦的就能弹,只要是有孔的就能吹。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这么大能耐却屡屡中不了进士,是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上了瘾,死活管不住自己。温庭筠作弊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由于他喜欢逞能,喜欢无偿帮助其他考生做答卷,而害了他的仕途之路。

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都给答了。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而走。这种行为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但主考官肯定不欢迎这样的奉献精神,温庭筠文章作得虽好,要拿有效成绩就难了,所以就不会录用他。要是放现在高考中,定会立即驱逐出考场,甚至还会吃官司呢,可见过去考规并不严格。


在大中九年(855年),他已经55岁了,又去应试了,由于他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连主考官沈询侍郎都怕他,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小学老师“优待”特别淘气的学生一样,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这样温庭筠不能帮别人捣鬼,既维护了考场纪律,温庭筠的进士也能到手,本来也是好意。但温庭筠却因为不能作弊,觉得非常不爽,到了晚上很不高兴地交卷走人了。事后主考官一问,温庭筠洋洋得意地吹嘘,虽然被严密监视,不能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近乎作弊狂了,主考官只能剥夺他的进士资格。从56岁他感觉玩够了,不再涉足考场,所以一直没有考上进士,拿现在的话说:是“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在京城无所事事,就到处游玩,后来结识了一帮纨绔子弟,与裴诚、令狐滈等人整天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因为他确实有真本事,也就得以经常出入宰相令狐绹的门庭,令狐绹也很把他当回事。当时皇帝喜欢《菩萨蛮》的曲子词,令狐绹为了拍马屁,便叫温庭筠做枪手,写完后署上自己的大名再交给皇帝,他再三告戒温庭筠不要泄露出去。以温庭筠的轻浮油滑劲儿,他哪里管得住自己的嘴。令狐绹前脚刚嘱咐完,温庭筠后脚就到处宣传给皇帝的《菩萨蛮》是自己的最新作品,恨不能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弄得令狐绹下不来台,对他大为不满。还有一次,因宣宗出题“金步摇”让大臣对之,令狐淘向温庭筠求教,温庭筠随口答道:“玉条脱”。令狐绹问他出处,哪知温庭筠居然张口就奚落他:“那本书也不是什么生僻的书,相国虽然公务繁忙,但也不能常识都不知道吧?”不但如此,还经常背后嘲笑令狐绹是“中书省里坐将军”,意思是令狐绹虽然在中书省做宰相,学问却不过是武将的水平,是在嘲笑令狐绹没文化,气得令狐绹暴跳如雷。所以温庭筠虽有才名,但逢皇帝想提拔问及他时,令狐绹每每奏他有才无行,放荡不羁,不宜与第,不能重用。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妒也。

宣宗为了试验他,故意微服私访会了会他,没有想到他的性格又把这个绝好的机遇给砸了。


当宣宗在客栈见到了温庭筠后,温庭筠还在大言不惭的表现自己。真可怜他一辈子官职低微,压根没机会见到皇帝,所以不认识。不认识就算了,还神气活现居高临下地摆老资格说:“你是司马、长史那类小官吧?”皇帝说不是。他还接着问,“那是参军、主簿那个档次的吧?”看着他鄙夷的眼神,宣宗气得扭头就走了。把个九五之尊当做不入流的混饭吃的小干部,实在太没眼力劲了,这就更给了皇帝一个傲慢轻狂的印象,还相当于给自己的仕途判了一个死刑。

后来,温庭筠终于谋得了一个“弼马瘟”似的职务,去到随州做县尉,这是个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他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整日与贵胄裴减、令狐滈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过去的过节,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求人家。


一天晚上,温庭筠又喝高了,犯了宵禁的法令,不巧正遇到巡夜的虞侯,估摸温庭筠又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劲头,犯了错误还比谁都横,结果被揍得满地找牙。这时候温庭筠才想起了令狐绹,因为对那虞侯放下过“令狐绹是我哥们,你等着瞧,看我怎么收拾你”的大话,不得不求令狐绹为他出气。那令狐绹还是够讲交情的,抓了那个虞侯准备收拾一顿给温庭筠出气。虞侯一肚子不服气,把温庭筠当晚的丑态全抖了出来。令狐绹一听没错,这哥们儿就这熊样,不能怪人家严格执法,只能把虞侯放了了事。古人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温庭筠好赖是个士人,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事有点丢人,还特意跑到长安各处找高官请求伸冤。温庭筠本来名声就不好,这下更臭了。有身份的官僚没有人再理他。也就为了上访吧,他就在京城住了下来。

住的久了,通过活动,他又获得了一次机会。当他65岁的时候,终于弄到了一个“国子监助教”干,得到了他生平最后一次得罪人的机会,他是从来不浪费这种大好时机的。


这次,他终于也当了一回主考官。这次换了位置,温庭筠就改了玩法,考试结束,他别出心裁地把认为出色的三十多篇文章张榜给贴了出来。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可偏偏这些文章不少都是讽刺官场仕途的,这下把宰相杨收惹火了。这位就没有令狐绹那么好相处了,直接把温庭筠贬到了河南做方城尉。好在温庭筠这次干的还不算坏事,考生们为他大为不平,多少算是一个安慰。临卷铺盖从京城走人的时候,考生们齐齐来送温庭筠上路,争相赋诗为他送行。这大约也是温庭筠平生最得人缘的一次行动。


离开长安不到一个月,这位奇才就在郁闷中死去了。温庭筠轻佻放浪,但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的诗词曾给人强烈的冲击。在他身后,他的低吟浅唱深远地影响了历代的才子名家。他所创作的那些动人的作品,足以使人忘记他的那些放荡不羁,对他的荒唐狂悖不过莞尔一笑。

列位看到这里可能要问:这些与《诉衷情》词牌有何关系呢?这里,某家正是采取了抛砖引玉之法,先介绍那温庭筠的荒唐生平与恶习,然后再有事例证实其人并不是一个恶人无赖,纵然荒唐透顶,但实在是位良善之辈,是个值得称道之士。


由《诉衷情》引出的这段旷世的传奇故事,与当时一位才女鱼幼薇有关。那时候,温庭筠二十八岁,鱼幼薇十二岁,但她已经是长安城内小有名气的一位美女诗童,被传闻是“出口成章,三步成诗。”就这样,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带着好奇之心,他在一个暮春的午后,专程来到了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去访她。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副其实。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而且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地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象师生,又象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南方。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他,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半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的心声。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曾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她在自己的院中种植了三棵小柳树,分别给三棵小柳树都起了名字。她天天在做工之余,精心地侍候着它们,如同侍候着自己的生命。她等待着温庭筠的到来,等待着他问起这三棵小柳树。温庭筠是时常都来的,可他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他来只做两件事情,一件是接济她们母女的生活,另一件就是指点鱼幼薇的诗作。


这天,鱼幼薇拽住了温庭筠的衣袖,将他拉到了三棵柳树前问:“你知道这三棵柳树分别叫什么名字吗?”温庭筠摇摇头。鱼幼薇红着脸,痴迷地望着温庭筠说:“你听清楚了,它们就叫‘温’、‘庭’、‘筠’”,说罢将温庭筠的手臂拉进自己怀里。温庭筠吓得抽出手,撒腿就跑。


在鱼幼薇面前,温庭筠有些自卑,毕竟自己是个又老又丑的中年人。虽然在他们那个时代,像温庭筠这样的名人,纳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为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温庭筠却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使它不出师生之轨。但这样在一起也是一种折磨,于是他想到了离开,离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他就走了,又去了江南。他离开后,她朝思暮想,给他写了无数封信,但却没有得到一封回信,时间长了,她才渐渐的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一段雾中花水中月式的师生恋就这样随风而逝。

那一年,她已二十岁,如花似玉,才华横溢。来鱼家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鱼幼薇把那些所谓的风流公子一一拒绝,因为她知道这些人看中的不是她的才华,而是她的姿色。鱼幼薇对他们的财富与地位毫不动心。而对温庭筠,她依然怀念,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她依然忘记不了他:他现在哪里?他过得好不好?


仿佛上天听到了鱼幼薇的思念,温庭筠回到了长安,这是在做梦么?前面明明站着一个自己多么熟悉的男人,那慈祥的微笑多么像她的父亲。可是,她马上从惊喜的颠峰跌落到悲伤的深渊。温庭筠缓慢祥和的告诉她,他已经结婚了,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和贤惠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他要对她说这些?她明白,他是在拒绝她。他还说,他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回到了长安,这次和她见面的目的是他的一个朋友想认识她。


这时候鱼幼薇才注意到在温庭筠的身边还站着个有些拘谨的男人,温庭筠说,他叫李忆,是他很好的朋友。正是这个李忆,使得鱼幼薇的生活再掀波澜。
李忆出身名门望族,一次在风光秀丽的崇祯观中游览,看见了鱼幼薇在墙上题下的一首诗,对她的才华仰慕不已。当他又听说鱼幼薇才貌双全时,心里就有了一种很想见见鱼幼薇的渴望。

李忆不认识鱼幼薇,但他认识温庭筠,温庭筠认识鱼幼薇。李忆和温庭筠也算是知交,于是温庭筠就把李忆带到了鱼幼薇的面前。两个男人同时出现在鱼幼薇的面前,鱼幼薇第一眼看的不是李忆,而是温庭筠。几年不见,温庭筠身上散发出的沧桑气质再次触动了鱼幼薇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心弦,但是她知道这已经不可能,这已经成为往事。


于是她把目光转向了李忆。李忆三十多岁,仪表堂堂,玉树临风,事业也小有所成,又是温庭筠推荐的。爱屋及乌,鱼幼薇对李忆生出些好感,答应交往一阵子。李忆是个好情人,但他不是个好男人。他一方面非常怕妻子,另一方面又瞒着妻子和鱼幼薇打得火热,用甜言蜜语加海誓山盟把鱼幼薇哄得云里雾里。那时的她天真地以为这就是爱了,甚至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爱情终究是要有归宿的。于是,她提出了结婚。李忆慌了,只好把有妻室的真相告诉了她。


鱼幼薇大怒,她决然没有想到李忆在骗她!她也怨恨温庭筠没有把真相告诉她,自尊心强烈的她哪里受得了这等欺骗,一气之下跑回了家,发誓不再与李忆见面。李忆追到鱼幼薇的家门口。把门都敲破了,说了一大堆好话,就差跪在她的面前了。女人毕竟是女人,女人的心很容易软下来。李忆敲门,每一声都敲在了鱼幼薇的心上,这个执着的男人,终于打动了鱼幼薇。

鱼幼薇开门,李忆一把抱住她,说对不起,说不该欺骗她,说答应与她结婚,只不过要委屈她做偏房。他还说,他虽然欺骗了她,但他始终是爱她的,不告诉她真相是因为不想伤害她。


她割舍不下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份爱,她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有深情有忏悔有泪水,最后,她含泪答应做他的偏房。就这样,她跟着他回到了故乡辽阳。

 

李忆的原配裴夫人是个凶狠、泼辣的女人。李忆怕她,因为她娘家有权有势,裴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妾,醋海兴波,像发疯的母狮一样,对李忆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李忆这个懦弱的男人,一个屁也没敢放。


李忆把鱼幼薇安置在一栋别墅里。一天中午,鱼幼薇正在窗前翘首以待李忆的到来。结果,李忆没盼到,却盼到个母夜叉。李忆的妻子裴夫人凶神恶煞地冲进来。用世界上最下流最低级最不堪入耳的话辱骂鱼幼薇,面对裴夫人流氓式的辱骂她没有半点还口之力。裴夫人骂了鱼幼薇之后,还不解气,不由分说的又用已经准备好的鞭子把鱼幼薇打了一顿。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确实没有理由辩解,因为她是偏房。

裴夫人发泄完后,又跑回家,硬是逼李忆写了休书,把鱼幼薇赶出了家门。鱼幼薇被休后,便出家做了女道士。玄机就是这时候取的法号。面对李忆,鱼幼薇已无话可说,他没有错,他的妻子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她瞎了眼,看上李忆这样一个懦夫。


从此鱼幼薇不再是鱼幼薇,鱼幼薇成了鱼玄机。鱼玄机就这样成了一个女道士。一年后,李忆从鱼玄机的生命里彻底消失了。带着愧疚与无奈离开了家乡,再不来见她。


鱼玄机变了,变得连她自己都认不出来了,她开始颓废了,荒唐了。寂寞的道观里住着两个寂寞的人,一个是观主,一个是鱼玄机。不久,观主死去,鱼玄机更加寂寞。鱼玄机在愤怒绝望的同时又走向她人生的另一个极端。几乎在一念之间,鱼玄机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她开始破罐子破摔,她开始放纵自己,丢掉所有的高尚,丢掉所有的冰清玉洁,她要报复,报复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

鱼玄机为了排遣寂寞,招收了几个女徒弟,专门用来服侍自己,接着,她在自己道观门口帖了一张告示,说愿意与天下风流才子切磋诗文,排遣寂寞的时光。鱼玄机是京城来的名人,名人打出这样的广告,立马惊动了这个小城的文人骚客,当然还有很多纨绔子弟,鱼目混珠其中,打着切磋的幌子,沾花惹草。


一时间,鱼玄机的道观门庭若市,比任何一座道观都热闹。鱼玄机的做法也惊动了温庭筠,这个一惯不会隐藏自己的男人,这个曾经被鱼玄机暗恋的男人在踯躅中,还是来到了道观。他劝她:“不要再这样下去,再这样下去一切就都完了。”


鱼玄机背对着温庭筠沉默了,她不知道说什么好,温庭筠叹息着离开了。她转过身,看着他的背影,眼泪流了下来。“别叫我鱼幼薇,鱼幼薇已经死了。”这是她对温庭筠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她现在只是一个坏女人,一个丑陋的女人,一个万劫不复的女人。

被仇恨和欲望占据心灵的鱼玄机,心胸越来越狭窄,和女徒弟之间的一个冲突,最终使得鱼玄机走向了刑场。


事情是这样的,鱼玄机收留的一个叫绿翘的小女徒也渐渐大了,受鱼玄机的熏陶,居然小小年纪就会勾引和鱼玄机交往的男人——个叫陈韪的乐师。鱼玄机得知后恼怒异常,拚命抽打绿翘,并把她的头向墙上撞,结果打完后,绿翘居然就死了。鱼玄机将其埋到紫藤花下,但鱼玄机毕竟不是杀人的惯犯,反侦查能力也差得很,她埋尸的地方既不隐秘,而且她力气又小,埋得也浅。鱼玄机所在的道观经常开PARTY的,来往的人很多,所以不久就有人发现在那片土上面无缘无故地飞满苍蝇,于是就报了案。结果官府一勘查,事情就败露了,鱼玄机被处以死刑,斩首示众。


这一夜,也许是心有灵犀的原因吧,温庭筠怎么也睡不着,他觉得鱼幼薇在不停地呼唤他,在不停的诉说着什么,他心脏不安地颤粟着,觉得鱼幼薇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半夜披衣而起,无眠的他吹起了笛子寄托着思念,吹的曲子正是唐玄宗创的这首《诉衷情》。他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意犹未尽表达不出自己的心思,最后干脆展纸在案,挥毫泼墨,按《诉衷情》的调子填了一首词:“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并且流泪了。他再也按捺不住思念,收拾东西黎明动身,奔赴辽阳而去。

等赶到的时候,鱼幼薇已经被推到了断头台上正欲行刑,她说道:“我想最后向老天说一句话。”刽子手默许了,鱼玄机悲伤地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这辈子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他的名字叫——温庭筠!”然后她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此刻,温庭筠就站在人群中,心里的悲伤如浪汹涌,泪水盈满了眼眶。他想挤上前去与她道别,把心里的话儿说给她,把这首《诉衷情》吟给她听。
可是,已经晚了,刀已经落下来,花已经凋谢,那年,鱼玄机只有27岁。


以上事实证明,温庭筠是个好人,尽管风流,当没有迷失本性,尽管荒唐,但不去害人,他的词与他本人一样,尽管艳丽,但不妖冶淫荡,正所谓“文如其人”的道理一般。所以,我断定,他还是个君子,是个善良的人。

《诉衷情》的故事讲完了,历代《诉衷情》佳作不少,最著名要算陆游的这首《诉衷情》了:“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这首词,饱含着人生的秋意,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