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何永利诗词文学研究集《词牌传奇》之十三:破阵子

2021-4-15 09:45|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武德三年四月的一天早晨,湛蓝的天空空旷辽阔,河面上吹来一阵阵清新的空气。突然,一彪人马顺着介州城外的山路疾驰奔来,带头的一位将军甩蹬翻身下马,只见他一袭背骆绒甲,头戴着银翅帅字盔,修长的身材更显得英武 ...

武德三年四月的一天早晨,湛蓝的天空空旷辽阔,河面上吹来一阵阵清新的空气。突然,一彪人马顺着介州城外的山路疾驰奔来,带头的一位将军甩蹬翻身下马,只见他一袭背骆绒甲,头戴着银翅帅字盔,修长的身材更显得英武非凡,他生得方面大耳,形相威武,眼如点漆,奕奕有神,此刻傲然卓立,意态自若,一派渊渟岳峙的气度,这就是秦王李世民。他用马鞭指着介州城墙,对身旁的大将秦琼言道:“叔宝,你看我几日拿下此城,擒住那宋金刚一做儿戏?”秦琼言道:“大王英明,此垒在大王眼里焉值一提,指日可破也,只是可惜走了刘武周那厮。”


列位看官,此写正是平复刘武周之乱的关键一战——介州战役的始前一幕。说到刘武周,不得不将唐朝的一段历史重新叙述一番:


刘武周,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德五年(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景县),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


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后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大业八年至十年(612至614年),隋炀帝杨广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


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今山西山阴南)。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朝宫女献给突厥,突颜始毕可汗以战马回报他。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之后引兵围攻雁门,围城百余日。陈孝意悉力拒守,粮尽援绝,其部下张伦将他杀死,举城投降刘武周。此时易州起义军领袖宋金刚,原来与魏刀儿联合,因被窦建德打败,引4000余众投奔刘武周,更壮大了其声势。刘武周素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甚喜,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并分一半家产给他。宋金刚则休去原妻,聘刘武周的妹妹为妻。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采纳宋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唐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遂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今山西介休)。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今山西临汾)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在旦夕之间占据了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占据龙门(今山西河津),攻占浍州(今山西翼城)。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起义,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今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大震,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如果这样,整个山西就会沦为刘武周之手,朝中百官多是主张退守到河西,放弃争夺。当时唐高祖也没了主意,慌乱之中只好出此一招。


在此关键时刻,李世民拍案而起,他在殿上忿慨地言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他蔑视刘武周,继而言道:“如此盗贼,何足惧之,儿只须精兵三万,年当灭之。”这一席话,把当朝文武镇得目惊口呆。他们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拿现在话就是:“开什么玩笑!”但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尽发关中之军,令李世民统率前往讨伐刘武周。十一月,唐军乘坚冰由龙门方向渡过黄河,屯军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与浍州宋金刚主力对峙,讨刘之战遂拉开了序幕。


李世民屯军柏壁后,厉兵秣马,坚壁不战,察敌待机。与此同时,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等攻打夏县的吕崇茂。吕崇茂不敌,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尉迟敬德、寻相前往救援,结果大败唐军。但当尉迟敬德等回军浍州时,李世民瞅准机会,令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至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拦击,获得重大胜利,杀敌2000余人。不久,敬德、寻相等又秘密率领精骑东援蒲坂之王行本。李世民侦知后,亲率步骑3000人抄近道夜奔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截击,大破之。敬德、寻相仅以身免。于是唐军士气大振,诸将都请求与宋军决战,但李世民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对众将说:“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是,武周据太原,依金刚为扦蔽,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利在速战。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于是,他继续执行疲敝敌军、釜底抽薪的计划,派左行军总管刘弘基,行军侧总管张论率兵进逼西河,断宋金刚的粮道。武德三年正月,唐将秦武通攻蒲坂,王行本不敌出降。二、三月间,刘武周数次派兵攻潞州(今山西长治)、浩州(西河郡改州)均告失败。其护卫粮道的黄子英亦为唐骠骑大将军张德政袭杀,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被唐军占领。至此刘军南运粮道为之断绝,战略态势对唐军更为有利。


四月十四日,宋金刚终因粮尽兵困,被迫率军北撤。李世民见时机已经成熟,遂挥军乘势追击,至吕州(今山西霍县),“吃掉”寻相所部,又乘胜再追,马不停蹄,一昼夜行200余里,战数十次,士卒们饥饿疲劳到了极点。至高壁岭(今山西灵石西南),刘弘基拉住李世民的马辔进谏道:“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已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李世民认为机不可失,依然策马而进,率领诸军奋进。终于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军主力,一天中八战皆捷,俘斩敌数万人。至此,李世民和众将士不食已经2天,不解甲已经3天了。宋金刚率余部2万人退守介休,稳住阵脚,出西门,背城列阵,南北7里。


这才有了开头那段叙述。随即,介州大战便开始了,李世民令总管李勣、程知节、秦叔宝攻其北端,翟长孙、秦武周攻其南端。刚开始,唐军先稍事退却,待宋金刚正面进攻时,李世民又率精骑出其阵后攻击,终于大败金刚军,其部将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等人收余众于介休、永安(今灵石东)降唐。刘武周在晋阳得知宋金刚大败的消息后,恐惧之极,连夜便从晋阳逃出,远走突厥。宋金刚也刚逃回晋阳,见刘武周已经逃跑,便接管了大权,重新整顿军队,准备抗击唐军,固守晋阳,但是没有人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宋金刚无奈,只好率一百多名亲信也逃向了突厥。李世民率军抵达晋阳城下,刘武周所任命的仆射杨伏念便献城投降了。他带领投降的官员,将所有的府库先封好,交由李世民接管。李世民当日入城,便派快马驰向长安报捷。

关于刘武周,李世民焉肯饶恕于他,他借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用金钱贿赂突厥可汗。突厥处罗可汗派弟弟步利设率二千骑兵赶到晋阳,从李世民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珍宝和绸缎赏赐。不久,他们便和唐国的使者一道,带着几十辆装满送给处罗可汗财物的马车返回突厥。那突厥乃是蛮夷民族,未经教化,只与财帛相亲,不与义气相近,再说,刘武周此时也没有了用处,处罗可汗收到礼物后十分高兴,为了表示他信守承诺,便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把前来投奔的刘武周和宋金刚软禁了起来。但过了没多久,他们两人趁机逃跑,被突厥兵追上腰斩而亡。没有了此两人,“定杨可汗”属下的政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治下的州县纷纷上表向大唐投降,一场战争灾难终于结束了。


消除了战争的灾难,百姓自然欣喜,再加上李唐王朝是由山西发家,那里的百姓也把他们当作是山西之主,民心人和必然筹得先机。捷报频传,胜利来临,百姓纷纷出来庆祝。山西自古乃是音乐歌舞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比如旷古音乐家师旷,就是山西洪洞人,他在春秋时期便在晋国创作出了《阳春》、《白雪》等名曲,可见此地的文化底蕴和音乐对民风习俗的渗透力。那时候山西的民间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并且有很多成型的曲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如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大得胜》、《八大套》等。还有各地群众闹社火的成套鼓乐和多种乐器演奏的曲子,如《八音会》和《威风锣鼓》等。在年节中,乡民常常自己组织在一起欢乐。此时又逢喜庆,焉能不出来热闹一场呢,而这样热闹的场面,又吸引了很多将士参加。于是,歌声、鼓声、乐音声和奔放的歌舞互动,顷刻就成了一片人潮涌动的海洋。在这场欢庆中,更有民间词人讨好秦王,刻意在歌舞中编出颂扬赞美奉与他。旌旗猎猎,歌声阵阵,舞阵中竞相起伏:“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此时,秦王李世民正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凭栏观看,欢声雷动,他在歌声和鼓乐声中陶醉了,对着身旁随军的秘书虞世南、褚亮说道:“卿速速录下此等曲乐,加以排练,待完善后带回长安演奏。”又沉吟片刻说:“本歌舞便称作‘破阵乐’吧。”虞、褚二人自是诺诺应旨。从此,便有了《秦王破阵乐》的名字,这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发生的一件大事。


这个雄壮、激动人心的情景一直被李世民牢牢地记了7年,贞观元年(627年)的正月初三,这一幕又在长安的皇宫中被回映了一遍,这一年,秦王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为了庆祝登基而宴请百官,今天的舞乐表演就是大曲《秦王破阵乐》。


太极宫,是当时长安皇宫中最大的一座宫殿,其正门为承天门。前殿叫太极殿。北门叫玄武门。玄武代表北方,按星相来说,玄武是北方七个星宿组成的星象。在神话传说中,玄神司主北方,是一种龟蛇合体的水神。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太极殿以北,包括两仪殿在内,接连数十座宫殿构成的内朝,是皇帝、太子、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内朝划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称为东宫,是太子居住和读书的地方;西路称为掖庭宫,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其中两仪殿是内朝的主殿,居中轴线上,为皇帝听政的地方。

太极殿高大宽阔,每逢元旦、冬至、大赦天下等重大节日,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典。当天的大型歌舞晚会《秦王破阵乐》就在这里举行。富丽堂皇的太极殿内早早布置一新。窗户已拉起深黄色的帷幔,上百个巨烛在殿四周点缀着,灯影晃动,给人以迷离恍惚的感觉。李世民坐在面南背北的正座上,两边一字排开几十张桌子,左边前排是诸王和朝廷重臣,后排靠近李世民的地方,是几十个妃嫔;右边坐的是文臣武将。条桌上,瓜果时蔬、酒肉饭菜已经上齐。申时整,李世民传旨,先吃饭饮酒,再演《秦王破阵乐》。众显贵齐端酒杯,恭祝李世民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一片震天的鼓乐陡然而起。《秦王破阵乐》便拉开了序幕。


在逐渐远去的鼓声中,一声高亢雄壮的歌声倚云而来:“秋来四面足风沙……”接着,拉起了众人相呼应的合唱,越来越响,越来越雄豪,将那秦王挺身而出、临危受命的慷慨激昂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在歌声中,一百二十个彪悍的军士伴随音乐列阵徐徐而出,他们身披银饰为铠甲,持戟而舞。每逢调落起之间,步踏中宫,阵队变动,在快速中三变其调,而每调中又四变其阵。队伍交错曲伸,首尾相接,以象战阵之形扭走。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做成打仗的态势舞动,每逢舞曲激扬慷慨,音律铿锵之时,勇士们扬威战场,奋力搏杀般舒展着动作。在五十二遍拍起伏中,伴着壮士们来往疾徐击刺等眼花缭乱的舞姿,“发扬蹈厉,声韵慷慨,鼓动山谷,声震百里”。起伏处,舞曲音乐中笙埙独奏一段,与主旋律配合得和谐抒情,如凤鸣龙吟,真的是刚柔并济,表现了将士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威武之师的气度。接着,热烈的吹打乐引入了现场盛况,听着乐声,每个人仿佛亲眼见到了此曲产生时的情形:唢呐声声,如同当年人潮欢呼“秦王”的震天呐喊。舞队中,你唱我舞、你吹我和、人喊马嘶,龙腾虎跃,此起彼伏,把在场的人看得目惊口呆。据说,当时有几位在场的蛮国使节,身子不由地对着这个场面深深地拜了下去……


歌舞完毕,在场的百官一起伏倒在殿前,由衷地竭力喊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抚颔哈哈大笑,手一摆:“众卿家平身。”重新落座后,他又命道:“传吕才、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待众位殿前跪下时,他言道:“此舞不同凡响,赖众卿家之力,每人赏黄金百两。”


列位看官这里可能要问,此舞究与这五人有何关系呢,听某家细细道来:自介州城上虞世南、褚亮领命排练《秦王破阵乐》后,李世民对此舞亦是念念不忘,他亲自画了舞阵图纸,他二人奏请,派当时精通音乐的大臣起居郎吕才协音律,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作歌词,精选军士,演习几年而成,可以这样说,在《秦王破阵乐》舞由“纸上”(舞图)走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吕才、李百药、虞世南等人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假若把李世民比做“秦王破阵乐舞”的“总设计师”的话,那么吕才等人就是将设计变成“宏伟工程”的技术员,他们是通过一个庞大的高级“课题组”解决的,可见其成果来之不易。

另外一个最重要因素是,贞观年时,唐代音乐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与水准,在大型歌舞表演时已有“大曲”产生。什么是“大曲”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听某家道说周详。唐大曲的组成,除依据少量的唐以前的清乐旧曲和民间音乐,还来自当代的新声:一是在清、民乐的基础上,吸收西凉、龟兹、疏勒、高昌等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和天竺、高丽等外国音乐的滋养所产生的“杂用胡夷里巷之曲”;一是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在传入内地后,汲取清、民乐的滋养和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乐曲,也算是一个杂交品种吧。唐代发展形成的“大曲”,是指集器乐、歌、舞于一体艺术表演形式结构比较庞大,有20几段、30几段其至50几段构成。典型的大曲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段。“散序”是第一部分,采用节奏自由的散板,“序”就是次序,这部分序列是散板,故称“散序”。“散序”是器乐表演,有独奏、轮奏或合奏;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叫“中序”(表示它是中间部分);因为节奏固定,已能上“拍”,故又叫“拍序”;又因为它以歌唱为主(有时有舞),故又称为“歌头”。“中序”多数是慢板。最后部分称“破”,以舞蹈为主(有时有歌唱),又称“舞遍”,节奏逐渐加快,以至极快。因为大曲结构庞大,演出一遍时间很长。大诗人形容著名大曲《霓裳羽衣曲》时间之长时说,(船)出郭已行十五里,惟消一曲慢《霓裳》,大约要合现在1个多小时!唐大曲现知有四五十部之多,除《霓裳羽衣》外,著名的还有《凉州》、《伊州》和刚创作的《秦王破阵乐》等。而我们本题的题目则是最后部分的歌词,也就是“破”中的歌词,所以声调急促有力,节奏明快激昂。“破”,又称“舞遍”,是繁音急节的结束部分。一般由若干遍组成。如《霓裳羽衣曲》有12遍,《水调》有6遍。这部分以舞为主,有时有歌,节奏速度变化极为复杂。第1遍名“入破”,是由慢转快的部分。据宋人记载,入破后尚有虚催、衮(衮遍)、实催(催拍)、衮(中衮)、歇拍煞衮(杀衮)等部分。近人考证,入破后,节奏已略快,但起初击鼓只是伴奏音乐而不是催动节奏,故名虚催。衮原是鼓与琵琶共用的术语,即用左右两杖急速连击或用拔连续弹挑。唐南卓《羯鼓录》:“但曲急破,作戟杖连碎之。”“连碎”即衮,它是速度较快的部分。“衮”后,用鼓声来催动节奏,叫实催。实催后的衮称中衮,应是快板部分。歇拍,可能是乐曲结束前突然由快转慢的部分。煞衮,又称“煞”或“彻”,是破的最后一遍,可能是快速的终止部分。唐人白居易曾说:“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所以,《破阵子》便是《破阵乐》大曲中“破”中曲调也,此即名称来源。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可谓名扬四海。据《新唐书•吐蕃列传下》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朝与吐蕃结盟。当唐使者到达吐蕃参加结盟仪式时,吐蕃就是用“乐奏《秦王破阵乐》”来设宴款待,以示仪式之隆重。


还有一个历史记载,那就是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经时,与拘摩罗王见面互道慕名、久仰之类的客气话后,拘摩罗王问玄奘道:“现在印度各国中有很多人吟唱支那国的《秦王破阵乐》,所谓的支那,是不是您的国家呢?”玄奘回答:“不错,你所说的支那就是我的母国。那首《秦王破阵乐》,是歌颂我国皇帝之盛德的。”拘摩罗王说;“想不到你是那个伟大国家的人。我早就听说支那国文明昌盛、繁荣富强,已久有东望之心,只因山川险阻,无法遣使问讯而已。”说毕,叹息不已,又道:“真想遣使给你的国家送些礼品去啊!”玄奘听完,亦是感叹不止!想不到自己母国的名气在远方的异邦早就传扬开来,甚至连母国的乐曲也已在此方流唱,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然而,随后便发生了更令玄奘想不到的事。当他与拘摩罗王相见谈论的时候,印度的另一国王戒日王的邀请信函也随即而至。玄奘便在拘摩罗王的陪同护送下去见戒日王。


下面是戒日王与玄奘会面所谈的内容:


戒日王问:“你从哪个国度前来,来印度的目的是什么?”


玄奘回答:“我从大唐来,来印度求学佛法。”


戒日王问:“大唐在什么地方?距离此地有多远?”


玄奘回答:“大唐在此东北,有数万里之遥,就是印度所说的摩诃支那国。”


戒日王说:“你说摩诃支那我就知道了。听说摩诃支那国有一位秦王,少年时便已聪明万分,长大了更是神武异常。听说他胸怀大志,谋略过人,终于平定宇内,统一全土,结束了以前的丧乱局面。人们为了歌颂他,都唱《秦王破阵乐》。这是真的吗?这首乐曲,在我们印度也很流行呢!”


两位国王问的竟是同一个问题,这真是令玄奘想不到的事。他于感慨之余,对戒日王做了详细的解释,解释了秦王的业绩,也解释了《秦王破阵乐》这首乐曲,使得戒日王对我国大唐亦起了崇敬之心。


中国取经于印度,印度学曲于《秦王破阵乐》,显然,这首不朽的大曲对历史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秦王破阵乐》在高宗李治执政时期有28年没有演出过。不知什么原因,高宗李治不喜欢这一乐舞。直到仪风三年(公元678年)后,《秦王破阵乐》才又常在宫廷中演出。后来李治把《秦王破阵乐》改为《神功破阵乐》,把原来120人的舞队减为64人的八佾之舞,而乐队伴奏得到了增加,乐器添制了箫、笛等。原来乐曲共演奏52遍,后改为只演奏两遍,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从此,《秦王破阵乐》成为整个唐王朝所保留的传统祭祀节目。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一位名叫粟田道磨的遣唐执节使将《秦王破阵乐》带到了日本。从此《秦王破阵乐》便在日本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在日本已有9种传谱,即:五弦琵琶谱《五弦谱•秦王破阵乐》,筝谱《仁智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要录•秦王破阵乐》、《三五要录•皇帝破阵乐》、《三五要录•散手破阵乐》,笙谱《凤笙谱吕卷•秦王破阵乐》,育筚篥谱《中原芦声抄•秦皇(王)》,笛谱《龙笛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中录•秦王破阵乐》等。


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阵乐》又改成了《小破阵乐》,先收入到九部乐、十部乐中,后又把九部乐、十部乐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阵乐》又比李治改编后的规模小许多。《旧唐书•音乐志》云:“破阵乐,玄宗所造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后来李隆基又把《破阵乐》改编扩大为比原来李世民时的120人还多几倍的庞大乐舞。不过,这数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阵乐》全都是宫女着装演出。


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元和年间(公元806——802年)看到过《秦王破阵乐》的演出盛况。他在《新乐府七德舞》一诗中真实地记载了《秦王破阵乐》在当时演出的情况,为后人研究《秦王破阵乐》提供了依据。


在唐代末期,《秦王破阵乐》已不再是祭礼仪式上用的乐舞,也不在大型的庆典节日中使用,而成为一种迎宾乐舞。到了五代十国时,此曲随着唐帝国的灭亡而消失。


然而,《破阵子》的流传印证了《秦王破阵乐》的永恒,历代文人填词、传唱,不能不说它正是《秦王破阵乐》的精华部分。今天,我们在《破阵子》吟诵中,仍然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猎猎的旌旗、震天的呐喊、血性的嘶杀,可以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勇猛和威武,当然,它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它本身就是一首民族不屈的感人音乐。

《破阵子》,历史上亦不乏佳作,但广为传诵的要数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其一,构思层层递进。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其二,结构奇特巧妙。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