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刘剑新:《涿州文博故事选》序言

2021-3-4 17:56|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讲好文物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当今文博界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重要的社会责任。但在文博实践中, ...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讲好文物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当今文博界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重要的社会责任。


但在文博实践中,往往由于文物信息资料的有限或残缺,导致我们无法对其历史文化展示构成有力的支撑,无法全景式地讲述一位历史人物或一个历史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部分文物信息,通过文学创作,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些支离破碎的文物信息编织起来,用文学之笔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涿州市博物馆为此积极探索出一条新路。


近日,由该馆组织编印的《涿州文博故事选》图书付梓面世。该书以涿州境内有关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资料及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在蕴含的资源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形式,推出这本以涿州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中篇小说与文物故事合集。


金门闸位于涿州市东北部的永定河右岸。它曾经分减永定河洪水,护佑京城百姓免遭洪涝之灾。为此创作了中篇小说《永定河畔金门闸》,再现了它的曲折的建造史,塑造了清代河员为保工程坚若磐石,对施工质量一丝不苟,并在风沙烈日之下与民同劳的正面形象。歌颂了涿州民众舍小家、护河堤、保京城、抢险抗洪的顽强精神……,是一部展示清代官民用血肉之躯与洪水搏击的壮丽画卷。作者围绕2002年8月在涿州华阳路立交桥发现的元代壁画墓,结合该墓的考古信息,创作了中篇小说《元代壁画墓传奇》。描述涿州在元代时,曾有一位身为儒学名士的孝子,呕心沥血、尽其所能,为居官廉明的父亲建了一座精美的壁画墓。在建墓过程中,几经周折,后遇奇事,终于完成夙愿。继而又根据2004年5月涿州市开发区一处东汉家族墓群的考古资料,围绕出土的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彩绘陶神灯和彩绘陶镜台,创作了中篇小说《千古恋情》。把两件在墓中沉睡了两千年之久的文物,赋予鲜活的生命,使之背后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由此上演了一部千古旷世的爱情悲歌。


这本书的撰稿者,是一位在涿州文博系统从事文案工作二十余年的老同志,同时又是涿州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在本书付梓之际,笔者欣然为之作序,并希望更多的文博工作者和作家朋友,用文学之笔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把文物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等充分挖掘展示出来,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用历史文化滋养当今。

 

原文刊发《中华风采》2021年第1期


2020年6月序于涿州
                                                                              
【作者简介】刘剑新,河北蠡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当代华文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当代人》《中国妇女报》《燕赵都市报》《书脉周刊》等报刊。传略载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代表作《善思者》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荣获河北散文30年金星评论奖;荣获第四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办“才女星”称号。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