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何永利诗词文学研究集《词牌传奇》之七:水调歌头

2019-11-28 16:27|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隋大业元年八月,正是金秋季节,但在江南的水乡,全无萧瑟之感,依旧风景如画。在刚刚挖好的大运河上,一只浩大的船队徐徐而至。炀帝正站在船头欣赏着千里堤路和盛大的船队。岸边,翰林学士虞世基出主意栽下的翠柳, ...

隋大业元年八月,正是金秋季节,但在江南的水乡,全无萧瑟之感,依旧风景如画。在刚刚挖好的大运河上,一只浩大的船队徐徐而至。炀帝正站在船头欣赏着千里堤路和盛大的船队。岸边,翰林学士虞世基出主意栽下的翠柳,青枝绿叶。船行运河之上如同穿越柳巷一般,只见清荫覆地,翠影遮天,风过袅袅生凉,月上离离泻影。船上几十位妃子莺莺燕燕地簇拥在他身旁说笑着,好不惬意。


隋炀帝乘坐的龙舟高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二百尺。整个龙舟分四重,上重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二重共计一百六十房,都是以金雕刻花纹,下重供宦官和内侍居住。整个富丽堂皇的龙舟由殿脚女一千零八十人用青丝绦绳牵引前进。


萧皇后的坐船紧随其后,名唤做翔螭舟,比龙舟稍小而装饰一样,用殿脚女九百人引进。嫔妃乘坐的是浮景舟,共有九艘,每艘用殿脚女二百人。贵人、美人和十六院妃子所乘的船叫漾彩舟,共有三十六艘,每艘用殿脚女一百人。


后面,还跟随着各式各样的华丽大船上千艘,上面坐着宫人、诸王公主、僧尼道士、各国使者、宫廷卫士。由精壮差夫牵引。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在运河中首尾相接,前后长达二百多里。两岸又有二十万骑兵护送,马蹄杂沓,旌旗蔽空,浩浩荡荡,好不威风!龙舟已出发五十多天了,可最后的船只才刚刚离开洛阳。


各位,关于隋炀帝挖掘大运河的故事,大家可能早已耳熟能详。其目的纷说不一,有的说“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贪恋江都美景之果”;有的说“纯属搜括江南财富和个人巡游享乐”;有的说“为耀兵江南、挖掉王气”;更有人说“是为了去扬州看琼花”。


其实,这些都是凡夫俗子从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而杜撰出的结论,一个刚刚即位的国君,再怎么说,他想到的也应该是如何去治理国家,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难道皇帝能例外吗?上任之伊始便去想着腐化堕落,毫无雄心壮志,这个也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呀?他上台后马上办的两件大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只要我们从他维护政权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隋炀帝修建洛阳城,是为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的。因为当时首都长安在西北面,往东的路不太畅通,影响了国家政令的畅达。洛阳则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巩固国家。还有,在长安的时候,各地的粮食运往长安要费时费力,白白浪费。到了洛阳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粮食,也相应地减轻了百姓负担。


大运河的开凿,在修建洛阳的同一年便已经开始了。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余杭(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在的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运大动脉。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大运河还对以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从经济上来看,不能不说和大运河对物资供应的有力保证有很大的关系。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他在位也就是十四年的时间,其他方面不谈,单就大运河一项,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充分肯定隋炀帝的远大眼光,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不去开掘大运河,以后的唐太宗之辈也会去开凿的。因为这条河的战略意义大于旅游意义,一个伟大的领导者都会做这样的考虑。
闲话少叙,继续讲述隋炀帝南游之事。

 

隋炀帝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呢?杨广本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是个才华出众、头脑精明之人。“炀”是后来败国后被谥的名字,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可谓盖棺定论。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美谥如文、武、明、睿都是好字眼;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平谥如怀、悼、哀、殇有点同情的意味。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炀,本义烘烤。《说文》释炀字,为炙燥也。古代谥法,好内怠政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而杨广史有此名,故被谥为“炀”字。用“炀”字为谥号的,历史上还有一人,那就是败国投降的皇帝陈后主,曾被谥为“陈炀公”。


纵然说修运河为国家战略需要,但他委实太铺张了,就眼前这样的队伍,那花费有多大?据说,在龙舟经过的五百里范围内,州县都要贡献粮食,全部是山珍海味、佳肴美馔,宫人们吃不了,许多东西都就地倒掉。还有所用的几千名殿脚女,那更是奢侈异常。可能有人要问,什么是殿脚女呢?
这个就要说到这次出游的总设计师黄门侍郎王弘了。


当商讨出行准备的时候,杨广突然想到,假若无风,船如何行走呢?王弘献策道:“臣筹之熟矣,已曾将五色彩绒,打成锦缆,系在殿柱之上,倘若无风,便叫人夫牵挽而去,就像殿之有脚,何怕不行?”炀帝听了大喜,赐酒三杯,然后夸他:“卿真有用之才也!”这王弘得了表扬,更是得意忘形,又出主意说:“锦缆虽好,臣但恐人夫牵挽,不甚美观,陛下何不差人往吴越地方,选取十五六岁的女子,打扮做宫女模样,无风叫她牵缆而行,有风叫她持楫绕船而坐。陛下凭栏观望,方有兴趣也。”


想那杨广乃天下第一等好色之人,焉能不喜,他笑着说道:“此议甚妙,但不知要选多少女子方够?”王弘回答他:“一船有十条锦缆,一缆须用十名女子,十缆共用一百名女子,十只大龙舟,共计要选几千女子,方才足用。”杨广说:“这样一只大船,百十名柔媚女子,如何牵得他动?除非再添些内相相帮,才不费力。”王弘早有算计,他不慌不忙地说:“用女子牵缆原要美观,若添入男人便不韵矣;若虑女子牵挽不动,臣还有一计。”杨广要他别再啰嗦,全说出来,他就把计划全部汇报了:“古人以羊驾车,亦取美观,莫若再选几千嫩羊,每缆也是十只,就像驾羊车的一般,与美人相伴而行,岂不美哉,不知圣意以为何如?”美人白羊,还没施行就把个杨广乐得手舞足蹈,他哈哈笑着说:“卿言深得朕心!但选女作何名?”这样的名字王弘哪里敢取,赶紧说:“名须陛下御定。”那杨广亦是文采十分出众之人,他马上捋了捋颔下的胡须,慢慢说:“锦缆就如龙舟的殿脚,美女要她牵缆,就叫殿脚女何如?”就这样,有了殿脚女的名字,专利发明人——隋炀帝杨广。

 

此时,众殿脚女打扮得娇娇媚媚,各照派定前后次第而立。船头上一声画鼓轻敲,众女子一齐着力,那羊也带着缆而跑,数十只大龙舟,早被一百条彩缆荡荡悠悠地扯将前去。炀帝与众妃在船楼中细细观看,只见两岸上锦牵绣挽,玉曳珠摇,百样风流,千般袅娜,真个从古已来未有过的奇观。当时情景,好事人多有记载,有词为证:“蛾眉作队,一千条锦缆牵娇;粉黛分行,五百双纤腰挽媚。香风蹴地,两岸边兰麝氤氲;彩袖翻空,一路上绮罗荡漾。沙分岸转,齐轻轻斜侧金莲;水涌舟回,尽款款低横玉腕。袅袅婷婷,风里行来花有足;遮遮掩掩,月中过去水无痕。羞杀凌波仙子,笑他奔月姮娥。分明无数洛川神,仿佛许多湘汉女。似怕春光将去,故教彩线长牵;如愁淑女难求,聊把赤绳偷击。正是珠围翠绕春无限,更把风流一串穿。”


杨广双目四览,不觉心神荡漾,便带了众妃,绕着舟上的雕栏曲槛,将那些殿脚女细细地观看。只见众女子绛绍彩袖,翩翩跹跹,从绿柳丛中行过,一个个可爱无比。走到龙舟后面时,忽然见到一个女子,生得十分俊俏,腰肢柔媚,体态风流,雪肤月貌,纯漆点瞳。他看了大惊道:“这女子娇柔秀丽,西子王嫱之美,如何杂在此间?古人云:秀色可餐。今此女岂不堪下酒耶!”妃子袁宝儿也在旁边凑趣说:“这女子果然与众不同,万岁赏鉴不差。”萧后也道:“陛下且不要忙,远望虽然有态,不知近面何如,何不宣她上船来看?”炀帝随叫内相去宣,顷刻宣到面前。炀帝起初远望,不过见她风流袅娜的态度,等走到面前,仔细端详,只见她画了一双长黛,就如新月一般,更觉明眸皓齿,黑白分明,一种芳香,直从骨髓中透出。炀帝看见,喜出望外,便问她:“你是何处人?叫甚名字?”那女子羞涩涩的答道:“贱妾乃宁陵人,姓吴,小字绛仙。”炀帝又问道:“今年十几岁了?”绛仙答道:“十七岁了。”炀帝道:“正在妙龄。”接着问道:“何人引荐与孤来做殿脚女,心中可否愿意?”听到此言,吴绛仙愁云上眉,顿时秋水降露,脸含忿色。双膝跪下:“万岁,民女不敢说啊。”炀帝诧异,说道:“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但说无妨,孤为你做主,赦你无罪。”


这一番话,引出了当时一件惊天的大案,只教世人传流至今。

 

事情是这样的,负责开挖此次运河工程的总负责人叫做麻叔谋,当时职务叫做开河督护,乃是个毒辣的贪官,《隋遗录》记载:“大业十二年,炀帝将幸江都……车驾既行,师徒百万前驱。大桥未就,则命云屯将军麻叔谋濬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叔谋御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冰下。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其讹言畏人皆若是。”唐昭宗时宗正少卿李匡文《资暇集》卷下也有《非麻胡》记载:“隋将麻祜性暴酷,炀帝令开汴河(即运河之西段),积威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童稚语不正,转祜为胡。”


   他借开河征地之机,广挖古墓,比如张良墓啊、宋襄公墓啊,他见一个挖一个,发了很多横财,但他到达宁陵后却得病不能走了,也可能是心虚的原因吧,老是梦到挖过的古墓里的幽灵来找他讨债,那时候的人都很迷信,这一寻思,病情就更加严重了,卧床不起,满身疼痛难忍。隋炀帝派遣太医来给他看病,太医给他开的药方是用肥嫩羊加草药吃,不久就好了。从此后,麻叔谋怕犯病,便每天杀羊羔,加杏酪五味蒸熟,并取名为“合酥脔”。谁知这一吃,竟像吸大麻一样地吃上了瘾,每顿没有这道菜就吃不下饭。这一来,名声就传了出去,当地的官僚争着给他献来羊羔。吃羊羔,对于荒淫的官僚自然算不了什么,但却偏偏引出了一段荒唐与残忍的故事。


宁陵下马村有个叫做叫陶榔儿的人,家中很有钱,兄弟5人十分凶悍,应该算得上地方一霸。说来也巧,挖河工程路线正好要经过他们家的祖坟。别看他们横行乡里无人敢惹,可皇帝和官家他们是惹不起的。他们害怕坏了自家的风水,不肯搬离。于是想到了麻叔谋的这个嗜好,便寻思着做开了名堂。陶榔儿认为,只是敬献羊羔还不足以买通麻叔谋,羊羔谁都可以献啊!他挖空心思地想起,婴儿的肉比羊羔更细腻,更上口味,久吃还可以成瘾。所以,他就偷了一个四岁的男童,去掉头和脚,蒸熟后献给麻叔谋。按照书中所写,说是“咀嚼香美,迥异于羊羔”,麻叔谋“爱慕不已,召见榔儿”,别有用心的陶榔儿故意装着醉酒告诉他真话:“刚吃的不是羊羔,而是婴儿,将军觉得口味如何啊?”生性残忍的麻叔谋并没有感到惊奇和害怕,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于是不但没有责备他,反倒赏赐给黄金十两,并嘱咐他多多献上这样的美味。如此来河道自然也就绕开了他家的墓地。而陶榔儿呢,以后也就源源不断地盗去婴儿供麻叔谋食用,从此,这里便经常有儿童失踪。

 

而麻叔谋第一个吃的孩子就是吴绛仙的小弟弟。爹娘查到线索后,找到陶榔儿去论理,可这老实厚道的民间乐师哪里是这些恶霸的对手啊!刚一张口,就被打出门外。绛仙家又去县里告状,可县官又怎敢惹钦差大人?怕他再惹起麻叔谋的不快,便加个不守法度诬告乡绅钦差之罪,收监去做了苦役。陶榔儿还想强霸吴绛仙,她只好跑了出来,遇到了征殿脚女的官差,便糊里糊涂被抓了来,就这样做了炀帝龙船的殿脚女。


炀帝听完大怒,世界上竟有如此恶人恶事,这还了得,他马上传旨中书令令狐达前去查实处理。后来果然如吴绛仙所诉。麻叔谋、陶榔儿危害乡里,众人告发,就与现在很多人上访一样,经炀帝亲笔御旨,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谴贼盗宝,擅易河道”四大罪将麻叔谋处以极刑,斩为三段。恶霸陶家五兄弟等受鞭刑死。而民间也留下了那首童谣“杨树叶,哗啦啦,小孩儿睡觉找妈妈。乖乖宝贝儿——你睡吧,麻胡子来了我打他!”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提及某人举止粗鲁、缺少教养时,常会说上一句:“这人和麻胡佬一样,人肉都会吃的”,可见这段吃人传说在民间的影响了。此话暂且按下不提,继续叙说炀帝南游之事。


当炀帝听到吴绛仙说是民间乐师之女,愈加兴趣。他本是千古风流皇帝,不但文才出众,对乐理更是深有研究。当他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就不满父皇只用黄钟、不得转调的太庙雅乐规定,那时候他就上书请求改正。他认为色调太过淡薄缺少乐感。当他当了皇帝,马上将过去的七部乐增至九部乐: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将悱恻以思的“蛮夷”之乐,引到宫廷,登上了大雅之堂。更有甚者,他竟然提出“以乐求才”的旨意,将会弹奏“九弄”定为取士的条件。会弹奏九部乐才能当官,多么荒唐,多么疯狂啊!


他命人取来秦筝,听吴绛仙弹奏一曲《汉宫秋月》,只见绛仙纤手拨弦,右手“托、劈、抹、挑、勾、剔、花、撮、摇”,左手“虚、实、点、按、滑、揉、颤、走”,将个《汉宫秋月》弹弄得缠绵哀怨,如泣如诉。她以“花”奏开始的旋律低沉幽静,然后转入右手正反扣弦的八度双音,再结合左手在弱拍上的按揉,那凄凉的音调犹如发自肺腑的哭泣,将汉宫幽女悲郁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一番演奏,将那风流才子皇帝听得如醉如痴,半晌说不出话来。乐曲完毕,他连声叫好,又说道:“孤家昨夜无眠,刚作一曲《水调歌》方欲传王令言演奏,却遇卿家,来,来,待孤稍微修改,与你奏演。”


你道为何?却原来炀帝夜来激动,信手作一曲子,为《水调》之“歌头”,刚听到吴绛仙拨出那悲愤之音,深受启发,去修改曲子了。待此之机,某家简略交代曲词基本名词。


古代曲谱不按现代音乐的1、2、3、4、5、6、7去作曲,也不论什么C大调、B大调,只分为宫、商、角、羽二十八个调子,为: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至于炀帝所说的《水调》则属于中吕调。当时民间早有《水调子》曲子,但不规范,属于老百姓信口唱的小曲。由于激动,他将听到的《水调子》做一番改良,成一首大曲。就好像原来有《信天游》的民间曲子,被李有源整理成著名的《东方红》歌曲一样的过程吧。


那么,歌头是什么呢?刚才说了调,依调作成大曲后,大曲又分成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一遍就是一支曲子。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期间每句用“拍”来记数。拍是音乐的节度。当音乐或歌唱在抑扬顿挫之时,用手或拍板标记其节度,这叫做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这是拍板的极妙注解。写作歌词以配合乐曲,在音乐的节拍处,歌词的意义也自然应当告一段落,或者至少应当是可以略作停顿之处。如果先有歌词,然后作曲配词,那么,乐曲的节拍也应当照顾歌词的句逗。因此,词以乐曲的一拍为一句,这是歌喉配合乐曲的自然效果。比如,《霓裳羽衣曲》先散序六遍,没有拍子,故不能配舞。其次是中序,才开始有拍子,舞女便从此开始跳舞。因此,中序又称为拍序。

 

散序拍完,好像过门,就进入了中序阶段,进入中序后舞蹈就可以开始了,也就可以唱歌了,这时候唱的歌词便唤做“歌头”。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定,有很多大曲歌头开始安排也不相同,比如,《霓裳羽衣曲》歌词,始于第四遍。《薄媚》西子词始于排遍第八,而《水调》的歌头则可以单独作为乐曲演奏,也可以填上词来演唱,也可以填写五言,也可以填写七言的歌词,一直到唐代,宫廷才规定了其调格律。


最后就是“破”阶段了,《乐书》载宋仁宗云:“自排遍以前,音声不相侵乱,乐之正也;自入破以后,侵乱矣,至此,郑卫也。”由此可知大曲奏至人破时,歌淫舞急,使观者摇魂荡目。由于入破以后的音乐节奏愈加繁促,歌舞也越来越急速,可能就是现在的摇摆舞状态吧。因此,这一部分的曲子名为“急遍”。这些都是曲和词的基本术语,于此简单介绍,等以后看到《六洲歌头》,《水调歌头》,以及《薄媚曲破》、《后庭花破子》、《清平乐》等破曲词牌的时候,有个基本的了解。


闲话少序,言归正传。片刻,吴绛仙接过炀帝的曲谱,纤手十三弦,轻轻拨动,接着伴歌应声而起:“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此乃隋炀帝所作之《无题》诗。


《水调歌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会创作一首这样凄哀乐曲?唐人的《隋唐嘉话》上说,这首乐曲“声韵悲切,帝喜之。”也可能此时杨广想到了在两千多里的运河两岸有多少尸骨,也可能因为刚听说过的麻叔谋吃人的故事有感而生吧,要不然为什么他在兴致勃勃下扬州的旅途上,创作一首曲调那么忧伤悲戚的《水调歌头》呢?他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触,后人已经难以猜想。

 

据说,隋炀帝巡幸扬州,带去了许多乐师。其中,有一位名叫王令言的乐师,当他听到此曲,感觉凄哀之下没有回婉之音,去则无回,曰为不吉之声,预测隋炀帝肯定会死在江南。《乐苑》中记载道:“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制,曲成,奏之声韵怨切。王令言闻而谓其弟子曰:‘但有去声,而无回韵,帝不还矣。’后竟如其言。”


而我们熟悉的词牌《水调歌头》,不过是裁截《水调歌》之曲首部分而“另倚新声”所成。至于全曲,已经失传,只能剩下这点精髓让大家欣赏了。


水调歌头的来历讲完了,至于故事中的人物吴绛仙的命运,正史再无记录,所以无法续描。但可以肯定,我们每看到这首词牌,都会想起这位美丽的少女。
作为词的形式面世,《水调歌头》最早见于北宋苏舜钦,号称苏学士,性格豪放张扬,自视很高,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后因政见不同,受排挤乃至遭诬陷,年纪不大罢居苏州,建了后来那个著名的沧浪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能以这样的名字为自己的宅院命名,就可看出他的志趣与理想。一个慷慨、豪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即使寄情山水,表露微婉古淡、含蓄深远的意境也总是带了忧愤和不甘。范蠡归隐,张翰回乡哪一个是出自心甘情愿?其实是入世不能,退隐也不宁。但和另一个苏学士相比境界自是差了一截。为了更深了解,特将他首创的词转录如下: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歌头,后代佳作甚多,最著名的要数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了,《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契阔,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的享受。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