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史 查看内容

张京华《燕赵文化》第十九章:燕赵的文学艺术及其风格

2013-9-8 17:46|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原作者: 张京华来自: 燕赵文化网

摘要: 燕赵区域文学艺术最重要的风格就是慷慨悲歌。慷慨悲歌就是燕赵悲歌,在文学艺术中它是为燕赵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燕赵之地的社会战乱频仍,燕赵之地的风俗勇武任侠,形之于诗文,就又有了慷慨悲歌的诗风、文风。 ...
《燕赵文化——一个北方平原地区汉族旱地农耕文化的历史》

张京华著

第十九章: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燕赵的文学艺术及其风格
 
 

荆轲刺秦王时,与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史称荆轲为变徵之声,复为羽声,悲歌慷慨,士皆瞋目,发上冲冠。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羽音最高,徵在其次。可知慷慨悲歌是一种音调高亢、情绪悲凉壮烈的曲调。荆轲作《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丹子》称其为“壮声”、“哀声”。《史记·刺客列传》称其为“羽声慷慨”。《货殖列传》又说邯郸、中山、沙丘“丈夫悲歌慷慨”。这是对燕赵诗风、文风的第一次概括。

 

到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的诗风悲凉、雄峻、古朴,诗如其人,真情毕露。唐代诗人元稹说道:“建安以后天下文人遭逢兵战,曹氏父子于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钟嵘《诗品》评论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宋人孙臞翁也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是燕赵第二次被人们称为慷慨悲歌。

 

唐后期藩镇割据,“河朔三镇”雄踞一方,韩愈作《送董邵南序》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这是燕赵第三次被人们称为慷慨悲歌。

 

由此可见,燕赵区域文学艺术最重要的风格就是慷慨悲歌。慷慨悲歌就是燕赵悲歌,在文学艺术中它是为燕赵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燕赵之地的社会战乱频仍,燕赵之地的风俗勇武任侠,形之于诗文,就又有了慷慨悲歌的诗风、文风。

 

战国以后,最早感叹燕太子丹、荆轲事迹的有邹阳。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说道:“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又说:“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最早领悟慷慨悲歌的文化价值,而将其形之于文的有司马迁。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赵燕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在汉代乐府歌辞中,有《燕歌行》、《出自蓟北门行》、《幽州马客吟》、《邯郸少年行》等曲目,多以边塞、军旅、豪侠、远别为题材,反映出燕赵区域文化和音乐上的特点,与以江南为主题的《竹枝》、《柳枝》、《长相思》各曲风格迥然不同。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