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李尚森:古韵新风总关情——颖川诗歌艺术手法管窥

2018-10-16 10:45|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近日,作家颖川先生在燕赵文化网刊发了《颖川诗歌特辑》。这也是先生首次公开发表诗歌作品。他常说自己不懂诗,非也。“不懂”,无疑是先生自谦之词。

古韵新风总关情


——颖川诗歌艺术手法管窥


李尚森

 

近日,作家颖川先生在燕赵文化网刊发了《颖川诗歌特辑》。这也是先生首次公开发表诗歌作品。他常说自己不懂诗,非也。“不懂”,无疑是先生自谦之词。


这次先生刊发的二十七首诗,按诗体分类:自由体一首,《四问》;歌谣体二首,《即兴》《萤火虫》;其余二十四首均为旧诗体。


旧体诗,按音律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律诗的颔联、颈联需要对仗。


如果将这二十七首诗按题材划分,可以分为山水田园:《春光》《隐居》《秋夜》《夜雨》。思乡怀人:《房前》《中秋》《四问》。咏物言志:《水仙》《丁香》《云南白药》《咏金丝叶荷》《咏石榴》《萤火虫》。赠贺应答:《赠永贤》《丁酉重阳致永利》。咏史怀古:《梦游天波杨府》。羁旅行役:《老夫履痕》。哲理诗:《即兴》。生活杂感:《春梦》《自述》《微评》《读〈游邵子故里〉有感》《新春寄语》《京南梨花节有感》《无题》《贺新人》《显身手》。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人如何更好地言志抒情,是要借助相应的艺术手法的。下面,我想选取先生的几首诗,品读解读,揣摩其中的艺术手法,感悟其中的艺术魅力。

 

中秋
迢迢中秋夜,潇潇疏雨临。
嫦娥心郁悒,难见故乡人。

 

此诗为五言绝句,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诗的一、二句可谓写景。诗人抓住了“中秋”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迢迢”,写出了星汉的邈远;“潇潇疏雨”,营造出一个特殊的氛围,为下面抒情做铺垫。第三句,诗人荡开一笔,由实写转为虚幻,由对秋夜疏雨的描写改为心理活动的描摹。巧用“嫦娥奔月”这一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中秋是嫦娥奔月的日子,亦是她和夫君后羿隔空相望之时,她那长居广寒宫的心境能不忧闷吗?在这潇潇秋雨之夜,还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吗?第四句“难见故乡人”,卒章显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这和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隐居
隐居农家院,悠然复温馨。
晌午闻蝉歌,子夜听蛩吟。
牵牛吹唢呐,玉簪吐清芬。
诗情涌脑际,画意目中临。

 

此诗为五言律诗,是一首咏叹田园风光之作。颖川先生是位学者型作家,长期“隐居庄子”,深谙文学创作的根子在基层,故而对农村、农家、农事,情有独钟。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道出“隐居”的环境及其悠然温馨的心情。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诗人抓住农村、农家院特有的蝉歌、蛩吟、牵牛花、玉簪花等意象,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铺陈;并运用拟人手法,连用歌、吟、吹、吐等四个动词,将蝉、蛩、花赋予人的情感,使画面更为灵动。尾联写出了诗人勤于思索,敏锐观察的性格特征。


这首《隐居》不仅讴歌了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而且折射出诗人朴素之情怀,隐士之风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高洁品质。

 

丁香
清明初度,丁香怒放;
花影婆娑,满院飘香。

单瓣小花,清新淡雅;
米兰茉莉,逊色于她。

花魂有情,夜半歌声;
妙哉妙哉,慰我园丁。

 

此诗为四言诗,系托物言志之作。四言诗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唐以后,四言体诗少见,今人模仿者也不多。


此诗的一、二句,写丁香怒放之时令,清明刚过,乍暖还寒。三、四句写丁香的倩影和袭人的香气。五、六、七、八句,诗人用对比、反衬兼拟人之手法,将单瓣且小的丁香和名贵的米兰、茉莉对比,其淡雅清香竟让大名鼎鼎的米兰、茉莉逊色,反衬出丁香的不凡。“她”字的运用,彰显出诗人对丁香的偏爱。九、十、十一、十二句,诗人通过花魂有情,为不辞劳苦终日呵护她的园丁“夜半放歌”这一动人画面,试图唤醒那些丢失感恩之心的人们,岂不妙哉!

 

梦游天波杨府
我今梦游天波府,适逢桂英授兵书。
火龙娘子当助教,杨门女将皆敬服。
[注]:火龙娘子,即杨七郎之妻杜金娥。

 

此诗为七绝,系咏史怀古之作。假托梦游为文赋诗表情达意者,古今有之。诸如今之季羡林的《寻梦》,古之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季羡林的梦中寻母,抒发思母感恩之情;青莲的梦游天姥,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颖川的《梦游天波杨府》,是对杨家满门忠良的仰慕。


杨家将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后人以评书、戏剧(京剧《穆桂英挂帅》则是梅大师代表作之一)等艺术形式,弘扬杨家忠勇,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其中虽不乏演绎成份,但杨家将忠心报国之壮举,千百年来在国人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子。


诗的第一句叙写梦游之地——天波杨府,第二、三句描写梦中所见——桂英授书,火龙娘子助教。移步换景,蓄势待发。第四句“敬服”点明主旨。是杨门女将对穆桂英的敬服?还是诗人对杨家满门忠烈的敬服?或许一语双关吧!简而言之,全诗以叙事的手法铺陈,徐徐道来,卒章洪钟撞响,表达“敬服”之情。

 

无题
我自幼爱读旧体诗,也偶或为之。今晨闲庭信步,一群蚊子追着叮咬。回到燕斋,旋即书之——

不畏数九寒天雪,
就怕伏天蚊子叮。
倘能炼出莫邪剑,
斩除一切害人虫。

 

此诗为七言绝句,属于生活杂感类之讽喻诗。诗前小序,交代创作的背景。诗的前两句,用“不畏”、“就怕”,形成鲜明对比。数九寒天象征环境的恶劣,抒情主人公反而不畏,像凌霜傲雪的梅花,化作春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讴歌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伏天象征滋生害人虫的环境,吱儿吱儿发出孱弱微鸣专事叮人的蚊子,象征那些势利小人。对这群丑类,诗人害怕不已,折射出诗人对群丑厌恶和心有余悸。诗的三、四句,直抒胸臆,炼就莫邪之剑,斩除害人之虫。大有岳武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气魄,表达了诗人对群丑的蔑视、不共戴天的仇恨和除恶务尽的决心。

 

贺新人

偶读某报敬老院喜事专版,即兴赋之——
谁说宿蝶不恋花,
哪个暮鸟不思林?
大红灯笼高高挂,
敬老院里贺新人。

 

此诗为七言绝句,系生活杂感。诗前小序,交代创作的缘由。不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诗人,他始终以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觉,关注社会,感悟人生。全诗用比兴手法,先用“宿蝶恋花”、“暮鸟思林”两个意象,引起所咏之词。用这两个意象做本体,比喻老年人对爱情的追求。继而写老年“新人”在敬老院这一特殊场合完婚的喜庆场面。大红灯笼高悬,垂暮之人喜结良缘。可喜!可贺!老年婚姻,尤其是老年人再婚,是社会热点问题,备受世人关注,褒贬不一。诗中一个“贺”字,鲜明地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对老年婚姻、老年再婚这一现象,支持、祝贺、赞颂。

丁酉重阳致永利
巍巍太行层林染,
光禄书院秋意浓。
身居京门为异客,
心与群贤又相逢。

[注]:永利,即诗人何永利,河北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常务副主席。

 

此诗为七言绝句,属于赠贺应答类。中国自古就有重九登高之俗。大凡文人墨客登临赋诗赠贺应答也是常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登高》,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均为重阳抒怀不朽之作。这首《丁酉重阳致永利》别有妙处。前两句抒写了登临之地——巍巍太行,小憩之所——光禄书院,渲染了周边环境——层林染这一深秋美景。三、四句,移景于情。第三句交代诗人身居京门,未与友人永利同游,呼应了题目中的“致”字。第四句一个“又”字,点出群贤相逢并非首次。这个“心”字用得奇妙,可见这次只是神聚,传达出诗人与何永利是心心相印的朋友,亦流露出诗人不能亲自前往与众友相聚的遗憾之情。

 

老夫履痕
清源山拜恋人树,
黄山峭壁访奇松。
黄鹤楼前思古事,
天波杨府谒群英。
锡林郭勒观赛马,
康巴诺尔闻歌声。
夜宿黄海与渤海,
扬子江里踏莎行。
秦皇岛上遇朱老,
鼓浪屿内会舒婷。
平生足迹说不尽,
山川风物寓诗情。


    [作者附记](一)我曾在江轮上填词《踏莎行•怀古》。(二)朱老,即长于写国际题材的著名诗人朱子奇,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1992年暑期,我和阿樱与朱老夫妇同期在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度假。

 

此诗为七古,属羁旅行役类。连用名词入诗,并不是名词的简单堆砌叠加。这种写法古已有之。《老夫履痕》,诗人连用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专有名词,借助大跨度的时空变化,采用细节描写和高度概括相结合的抒情手法,概括记述自己的行旅游踪。从“遇朱老”、“会舒婷”细节描写中不难看出,“履痕”并非一般意义的旅游。诗人肩负重任,或考察、或采风、或交流、或讲学、或研讨……为振兴中国文坛,为传播优秀文化奔走呼告,其忙碌身影跃然纸上。

 

即兴
清晨起来,庭园散步。满目翠色,愉悦心灵。不假思索,脱口成章。
叶儿露,花儿退;
叶是阿哥花是妹。
昨天欣赏蝶恋花,
明日樱果惹人醉。

 

此诗属歌谣体,是一首哲理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诗人用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叶”、“花”、“果”三个意象抒写。叶露花退,揭示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叶是哥花是妹,道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由开花到结果,则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诗人借助“叶”—“花”—“果”的变化与联系,寄托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四问
屋檐下的燕子,你这上天的使者呀!
假如你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依稀记得
将你的燕歌行译成汉诗的小朋友罢?

黄土坡的蟋蟀,你这天才的歌星呀!
假如你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依稀记得
将你请入家中为之演唱的小伙伴罢?

荷塘里的莲花,你这冷艳的美人呀!
假如你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依稀记得
靠近你的身边偷剥莲子的小馋猫罢?

枣林中的野草,你这佚名的绿卉呀!
假如你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依稀记得
踏着你的躯体上树摘枣的臭小子罢?

 

这是一首新诗,为自由体,属思乡怀人之类。自由体,其实并不是无限度的自由。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说的是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绘画美说的是语言美丽,富有色彩,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很强;建筑美说的是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的匀称,行与行之间的均齐,各行字数不都一样,但各行的相差不大,给人以齐整之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如果按照闻一多、何其芳所谈的标准,衡量颖川这首新诗——《四问》,无疑是一首标本式的作品。诗歌结构整齐,画面灵动秀美,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大有冰心诗作之味道。诗人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用拟人的手法,给予“燕子”、“蟋蟀”、“莲花”、“野草”以人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将燕子称之为“使者”,将蟋蟀称之为“歌星”,将莲花称之为“美人”。用假设句式、设问和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假如你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依稀记得……罢?”——反复叩问,将童心童趣抒写到极致,将思乡怀人之情抒发到顶点。

总之,这组诗作,自然、活泼、简妙、淡雅,形式多样,浅近易懂,意境超然,古韵新风总关情。品读中,多次被先生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也深深为先生娴熟地驾驭多种表现手法的功力所折服。
   

近代学者胡怀琛在其所著《诗的作法•诗的鉴赏法》中谈道: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诗,旁的书只是看看就够了,惟有诗要读(诵读)。因为诗的音节不读不能领会的……读诗时,要使得读者几乎与作者同化了,才能把作者的情感细细地领会。我虽认真诵读了先生的诗作多遍,但不敢说与作者“同化”,更不敢说“领会”。我对这组诗作的艺术手法,只能说是管窥。

 

2018年9月28日于北京亦庄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