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走近铁板浮雕须心境澄明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慨言(邢树坤)

2017-8-30 17:44|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走近铁板浮雕须心境澄明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慨言 文/邢树坤 任何一项创造的成立包括崭新艺术形式的出现,都值得人们由衷的来尊敬。因为上帝在创造了人之后,人接下来要给世间提供不曾有过的东西,以显示人自身 ...

走近铁板浮雕须心境澄明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慨言


/邢树坤


任何一项创造的成立包括崭新艺术形式的出现,都值得人们由衷的来尊敬。因为上帝在创造了人之后,人接下来要给世间提供不曾有过的东西,以显示人自身的价值。但假如一项创造还品格高蹈,美好而丰富,那么这成果简直就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了。上帝会暗自感觉欣慰,也说不定。


郭氏兄弟——郭海博与郭海龙,是铁板浮雕艺术的创立者。在艺术审美范畴,对他们的创新现象加以研析,饶有意义。


一种崭新艺术形式的成立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关乎梦想,需要厚积薄发,而且往往可遇不可求。郭海博与郭海龙都挚爱艺术,饱经生活磨砺,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偶然所为让他俩心生感悟,遂将天赐良机变成艺术创造的自觉,从此专心致志、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投身于铁板浮雕的探索,遂成就了艺术创造的梦想。作为旁观者,你说“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可,你说这是神意亦可。是的,人类艺术的萌芽几乎都源于宗教崇拜,而后延伸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无不与虔诚和信仰有关(蔡元培认为美即是宗教)。假如郭氏兄弟对艺术的信仰不够坚决,把最初感悟不经意丢掉了;假如他们不用对艺术的虔诚作支撑来克服长达二十余年时间面对的种种困难,那肯定也就没有今天铁板浮雕的“成气候”。由此我们可以说,郭氏兄弟的铁板浮雕是具有神性的——沐浴艺术之神的光辉,在艺术之神指引之下,不遗余力的打造神气完足的艺术。


真正的艺术,应当表现为“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观念、情愫、魂魄的文化表达,离开人的情感和精神,所有的形式与技巧都与艺术无关。郭氏兄弟的铁板浮雕作品十分精美,其精美不仅体现在顺应、彰显铁板材料的质感与色彩方面,体现在拿捏光线、突出浮雕立体效果方面,体现在敲打、烧蓝、抛磨等特殊工艺运用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对每幅作品,都原创、设定、赋予其一种情绪、一种寓意、一种性格。来看看他们部分标题作品的名称以窥豹一斑——《关天培》,《车把式》,《桑科草原牧马人》,《丰收后的喜悦》,《奔小康》,《祈福》,《民族魂》,《秋韵》,《圣洁香巴拉》,《农家院一角》,《生命之水》,《山里人的希望》,《丑娃》,《雪山脚下兄弟情》。倒不是说名称的正能量代表“高大上”,而是这些作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心“接地气”。当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那艺术的美好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懂得敬畏的艺术,总能使人感觉到“光”。


一种艺术形式由萌芽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出现到被行家和公众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笔者无法确知郭氏兄弟在成功和成名之前经历磨难的种种细节,但今天有目共睹的是他们展现于世人面前的铁板浮雕艺术美轮美奂。“公道自在人心”,近年来他们作品获奖数量之多、层级之高,也就足以令人称艳。这其中包括荣获国际性的、全国性的美术、工艺美术展览大奖等。笔者一直认为:人世间的好东西永远是稀有的。而郭氏兄弟的铁板浮雕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出奇出新,堪称艺术的上上之作。


一把榔头,一块铁板,在郭氏兄弟手中成就为古朴典雅的艺术精品。当我们走近这些具有神性的作品时,需要心境澄明。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