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梦笔:读若愚长篇《师爷入仕》

2016-11-18 11:25|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多将半目觑世情,更向厉鬼长笑歌 ——读若愚长篇《师爷入仕》 梦 笔 最近,在市里任职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向我推荐了一部长篇小说,并叮嘱我一定要抽空认真拜读。说实在话,做了近30年新闻记者的我,似乎对文学 ...
多将半目觑世情,更向厉鬼长笑歌

——读若愚长篇《师爷入仕》

 梦 笔

 
最近,在市里任职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向我推荐了一部长篇小说,并叮嘱我一定要抽空认真拜读。说实在话,做了近30年新闻记者的我,似乎对文学创作上的事从不太感兴趣,更何况是长篇,压根不曾接触过,此话也就未放在心上。当这部厚厚的书辗转到我的手上时,展卷后便不愿放手,我被它深深打动,竟一口气从头读到尾。
   
这部近四十万字的小说,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石蛋儿那酸涩的童年写起,纵横交错地平铺了霍司业(即“石蛋儿”,绰号“霍师爷”)天真梦幻般的少年、几经得志几经落败的青年时代,以及已碰的头破血流欲东山再起的蹉跎后半生,直到“他终于跪倒在母亲的坟前”。前后65章,洋洋数十万言,场面宏大,情景更叠,人物众多,若愚却一鼓作气,10个月便脱稿搁笔,足见作者的文笔功夫是极为厚重的。
   
首先,若愚在写作上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文风,这种写实并不是就事论事的叙述,而是概括和浓缩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用典型事例阐明事情变化和发展的本质规律。全书贯穿民本思想,倡导正义。作者并未刻意追求编纂多么完美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用太多的笔墨、过多的细节去制造离奇的、能够刺激人们眼球的所谓公式化的场景而引人入胜,更不曾有煽情的动机,而是用了较多的篇章和段落放在叙述情节、交待原委等,给读者留出更多的回味、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因为作者知道,现代人都有各自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判断能力,作者只需抛砖引玉即可,而毋需画蛇添足或填鸭式的说教。
在选题上,作者重笔描绘了过去曾经现在依然生活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中的一些不太引人瞩目的普通人物的坎坷经历、不同情感、相互交往、道德理念、为人处世、民间世俗等诸多小事。通篇没有过多的人物对话,情节安排也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分段展开、以景入事、情景交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事件逐步引向深入,作者以抽象的思维、巧妙的手法构思情景,在不同时间、不同年代、不同事件、不同场合对各自人物身世、背景、性格等给予清晰、简要又富于素描式的交代,让人在阅读时以渐进的方式对书中人物有着不断地了解和加深。如“残破的堡门前站着一个满脸鼻涕的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脖子细长,两只眼睛光亮透明,是一个远远超出同龄人智力的未谙世事的雏儿”,寥寥几笔,便将一个生活在乡下的农村孩子石蛋儿(即霍司业)像一尊活灵活现地雕像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选取了中国北方一个曾经是产粮大县的地方为背景,描绘了过去那里贫穷落后、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山里人的苦难生活;有梦想致富又没文化、没门路、没点子的村干部;有靠卖苦力干活而又挣不到钱的农村汉子;有靠盗采当地煤炭资源发家致富的黑心煤老板;有当官只顾捞钱的小局长;也有一生正气不信邪的基层好书记……,生旦净末丑,鸡鸭鹅猫狗,读完通篇可谓是观赏了一场全景大戏,出场先后,各有安排。从而揭示了那时贫穷落后的普遍性,带给人们期待美好生活和如何发家致富的思考。
其次,书中描绘的人物主线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性格各异、侧重不同、笔墨得当、各尽特点。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百余人,身份地位不同,从事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官员大小各异,每个人物的出现,都会以其各自的身份、地位、职业、爱好等展开,即便是同一村落的乡亲,同一职场的官员,也绝少有雷同之处,充分显现出作者在人物描写中让其各自表现极强的鲜明个性的运筹帷幄和主观能动,也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剖析。从而使不同人物在经济社会中的脸谱欲见清晰。
书中那个叫霍司业的人物,算是一个主人公,人送绰号“霍师爷”,而他身上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他的旧观念,特别是遗留在他头脑中的官本思想,也明显反应在其他同僚身上。因此说,霍师爷还是一个概念化的集中,也是现实的体现。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但“师爷”的称谓却是他最典型、最概括的真实写照。师爷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旧官场的概念,在眼下描写明、清古装文戏中仍有它的身影。这类人官职民职都不大,数不上位高权重,显不出耀武扬威,达不到一手遮天。但他头脑天聪,处事圆滑,诡辩多计,似乎总能在危机的关键时刻计上心来,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功力。作者将这一重要角色委以出身寒门的霍司业,可谓匠心独具。可以说,霍师爷是千百年来旧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以官发迹、光宗耀祖在如今社会上的延伸和体现。
其实,以不脱离人物的身世背景为前提,“霍师爷”算不上坏透顶的人物,本质上并不泯灭人性,早年时也并非主观上故意去干一些坏事,只是不可更改的身世让他深深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或多或少继承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思想。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的观念使他以私利为圆点,在乡村时追求标新立异、急功近利,有职权时不顾客观又力致搞迎合上级喜欢的“政绩”,官达县府后受主客观的限制,他那追逐私利的本质被人掣肘利用;他时刻想着升官发财,终日混迹于官场上肮脏的社交,结果一事无成,这种落差使他“他终于跪在母亲坟前”。作者那流畅的文笔、细腻的刻画、清晰的描述,牵动着读者的情绪随书中人物的命运而跌宕起伏,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至于其他人物,如李生财、崔宏星、李逸夫、贾倩、刘婉秋、刘民等,作者都用一定的篇章和笔墨为他们勾划脸谱和展开情景,他们的手段和伎俩各有千秋,营私舞弊达到极点。对他们用写实的手法加以形象化的描绘和剖析,是对官本思想,以及损公利己、损民营私的剖析和唾骂,读者可自有评说,或可从身边找到他们的踪迹。
   
第三,贯穿全书的重点也是作者笔墨浓抹的,是当地曾发生的“7.10”特别重大矿难事故。这是一起震惊全国、轰动全省、搅乱全县的大事故,死伤众多、损失惨重,加上地方官员瞒报、谎报,天灾人祸纠结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次天塌地陷的12级大地震。在国务院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和中纪委、高检、高法的直接干预下,最终以百余名各级党政干部落马、锒铛入狱,多名记者受贿被处理而终。矿难是在官僚无所作为和贪腐的背景下引出的,这条线和霍师爷的出场相铺相成,是一种因果关系。尤其对矿难的场景写的惨烈、悲烈,对受害者描绘的悲鸿哀鸣,对贪腐者刻画的淋漓尽致,是作者用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该书主题的重要表现形式。除此,对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的写实也很到位,这种陋习无疑对贪腐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读者可一目了然,深思颇多。
 
作者以这个真实的事件为重点背景,从文学的角度审视事件背景和原委,虽不是纪实,但侧重写实,不违背文学真实性和典型性的原创。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及对典型人物的揭示和解析,集中笔墨深刻揭露了一些管农不懂农、管工不会工,只会吃喝嫖赌、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拍脑袋当官、想当然执政的丑劣行径,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用事实证明腐败分子的存在是发生矿难的直接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侵透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同情,歌颂的主流是人民大众,倡导的是正义,鞭笞的是落后和腐朽,而潜在的是思想领域里的革命和祈求民主的进步,值得为文者效范。或可引起贪腐者的自责和忏悔,这是作者和读者皆为期待的事。
数年前,写反腐败题材是时尚,近已不多见。但若愚先生敢于旧话重提,敢于以新的写实手法、新的观察角度、新的思维理念,即脱离原事件的原委,又以文学手法的凝练和概括,深刻揭露了这个曾是一个好端端的农业大县,就因为官员腐败,与党纪国法不顾,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巧取豪夺,恶势横行,百姓怨声载道,人心散尽,最终酿成震惊全国的天灾人祸。好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终会有报应。读完全书,觉得作者鞭笞的是一小撮贪腐分子,作者力图通过揭示贪腐所产生的环境根源,其宗旨是倡导和维护党的领导和威信,借以激发每个人的爱国情怀。读若愚的书,应该把社会主流和少部分人的贪腐区别开来。由此看来,若愚所重笔描写的典型事例,应该是一种扬弃的观点,是主流和枝节的区别。
书中也对男女爱情描摹了几个画面,这似乎是为文者不能避开的永恒话题。若愚的书避开了男女恋爱模式化的写法,他对男女爱情的着墨点是为全书的主题服务的。其中王二柱和倩妹子是一对从患难中走到一起的农村青年,他们没有过多的追求和远大理想,为了简单的生存走到一起,是一对同病相怜的患难搭档,反应了当代贫穷地区外出打工者的遭遇,这种遭遇是贪腐给予他们最直接的迫害。玉蛾是传统善良的农村妇女,王五魁是一个黑心窑主,他们的结合是两种观念的碰撞,反应到现实中就成了正义和非正义的较量,玉蛾最终不情愿的屈服是传统妇女最必然的结局。而霍师爷和甄思思的婚外情是从青梅竹马走向政治联盟的一个特殊范例,他们在事业正火的时候,是一种政治利用关系,当他们走下政坛时,随意的分手也是必然结果。作者最独具匠心的是全书的结尾,当甄思思提出要和霍师爷厮守几日时,霍师爷干脆地回答:“政治没有了联姻,还需要度蜜月吗?”深刻含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最深的思考。可见,男女私情加入政治元素是一种什么滋味和结果?发人深思,皆难解其味。 
40年前,我读书和上山下乡插队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虽不是当地人,却在当地生活了十余年,熟悉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热爱那里的乡土气息。加之我和若愚是当年同锅抡马勺、同屋共生息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但各自参加工作后却不曾再谋面,也没什么联系。他也不是当地人,但和我一样,对成长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我们也从当年那个书生气十足的高中生,迈进了花甲之年了。有幸的是,若愚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孜孜不倦辛勤笔耕,且常有佳作问世,现已成为省、市作协会员和媒体签约作者,实属不易,令人敬佩,当然这不是若愚所追求的目标。今年恰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师爷入仕》的出版,算得上是当年患难兄弟姐妹中的一大幸事,当鼓掌祝贺。
祝愿若愚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2013.1.27 于北京
       
(作者:窦广生 河北唐山人 《中国冶金报》记者、编辑)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