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网 网站首页 燕赵文学 查看内容

若愚:《老兵问史》后记

2016-11-18 11:12|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写完《老兵问史》,似乎言犹未尽。余十分感谢有关部门赋予余一个采访老兵们光辉事迹的平台,也感谢同路采访的朋友们。多年前,就想为老兵们写一点文字,原来身边有着更多这样的人们。 蔚州有着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这 ...

 

写完《老兵问史》,似乎言犹未尽。余十分感谢有关部门赋予余一个采访老兵们光辉事迹的平台,也感谢同路采访的朋友们。多年前,就想为老兵们写一点文字,原来身边有着更多这样的人们。

蔚州有着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不畏强暴,爱憎分明。古往今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篇章,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蔚州老兵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也是蔚州人奋发图强捍卫祖国保卫家园的历史见证。
 
去年四、五月间,余和朋友们共采访了一百一十多位蔚州籍的老兵。余随机选写了二十位老兵的人生经历,从不同视角勾勒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是众多英烈中同等分量的组成。在祖国危亡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从各个带着古代战争印痕的古老村堡走出,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是历史的刻碑。余采访和写作的过程,既是解读历史,也是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他们的事迹和人生经历常使余百感交集,落泪不止,如骥奋蹄。若能给历史留下一点记忆或者让更多的人们记住他们,是余的一种寄托。虽然写的粗线条,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蔚县老兵们讲述的历史,或可与历史大背景有些许出入,他们虽然讲述的很生动,但由于年代久远,往往对具体的时间、地点、战事说不准确,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普通士兵身份决定的,更因为他们已经步入暮年,记忆衰退,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所述往事的真实性。他们的讲诉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青春岁月的眷恋和追忆,战争给他们留下伤痛,也给了他们伸张正义的历史机遇。他们身为士卒,却有着将军的风度。

在战争年代,他们从家乡出征,走出泥土,走进战场,不可能像将军们那样把握全局,他们只是在自己的作战范围内尽到了一个老兵的职责,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上级指到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他们用自己的视觉回忆战争,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述说战争。他们虽然憎恶战争,但又难忘火热的战斗岁月。虽然他们的讲述是局部的故事,但确是历史链条中不可去掉的部分。正是这种局部的讲述,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佐证了正义战争的内涵,给人们一种思考。
 
战争不仅在它的教育意义,更在于它的历史鉴别,让后人懂得如何规避战争,维护人类的永久和平,这里说的规避不是逃避。基于这种思考,余尽力以蔚州历史和老兵们的出生环境为依托,向外部空间伸展,从问答到记叙,从人性化角度,或可模拟了文学语言,描述老兵们的人生经历和战斗生涯,力图突破老兵打仗的范围,给老兵一个更大的叙述空间。

如果《老兵问史》写出了余的初衷,那一定是万幸。或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乃至错误,所命题目或不能反映老兵们的全貌,恭请读者们指正。志书者之动机各异而老兵之家境不同而目标一致,常使人感慨。无需评判战争的渊源和本质,余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关心老兵们的人知道当年的老兵是怎样为人民去打仗的,乃至他们是谁。更确切的讲,是蔚州老兵。他们散时是个体,凝聚是一个人,连接起来就是长城。是一部可读的带着农耕文化的历史诗歌。
 
《老兵问史》脱稿后,受到了采访组织者以外人们的更多关注。有着同样情怀的马映、邹志吉老师做了核校,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祝健在的老兵们身体健康,逝去的老兵们永垂不朽。余愿做一个码字的老兵,排在他们的最后面。
 若愚  2015年1月15日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欢迎关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