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图讲坛3月12日讲座:春日节令的民俗文化

2016-3-9 08:07| 发布者: 燕赵文化网|

摘要: 年初春季三个月里,自然包括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人们编诵起节气的口诀,首句便是:“春雨惊春明谷(天)”。那么,这些经过长期岁月生活实践形成的节气日子,曾有过怎样的存在和发展呢 ...


讲座嘉宾:刘绍本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64年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写作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了《写作学教学新编》(学苑出版社)、合编了《写作教程》、《写作艺术示例》、《文学写作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文章学概论》、《文章学研究资料汇编》(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为河北省写作学会会长,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
主讲内容:

“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时候,我们正生活和行走在春日节气文化的绚丽画廊里。节气不是节日,它是大自然环境对辛勤劳动者的提醒和告示,标识成了各个划分气候变化的名称。

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我们智慧的祖先前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以及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整个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列在十二个月里,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里,在黄河流域都有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大致“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全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这些在几千年前完成的《逸周书》中,便有完整的记载,对各地的生活和农事活动都曾起过一定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一份贡献。

年初春季三个月里,自然包括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人们编诵起节气的口诀,首句便是:“春雨惊春明谷(天)”。那么,这些经过长期岁月生活实践形成的节气日子,曾有过怎样的存在和发展呢?随之而来的“习俗”和“讲究”,又对当今的生活有怎样的启示?历史上许多吟咏节气的文学作品,又是怎样表达和流传的?.....刘教授在本期讲座中,将做些重点阐述,以此奉献给正在着力改善“两个环境”而打拼的读者大众。

讲座地点:河北省图书馆•A区二楼•多功能厅

讲座时间: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9:30-11:30

信息来源:省图教育培训部   

咨询电话:0311-67593025/26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欢迎关注
回顶部